3月30日,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在乐山开幕。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前辈专家和杰出学者代表齐聚乐山,共同为文化遗产保护和青少年传承把脉建言。
3月31日,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召开圆桌会议。来自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前辈专家和杰出学者代表,分阶段就“石窟寺、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文物保护青年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两个议题,展开对话。
水害、表面污染物清理、大型工程建设环境影响等,是影响乐山大佛及红砂类石质文物的突出问题。会上,专家学者率先就乐山大佛的保护展开对话。四川是石刻文物大省,石窟石刻保护的现状与突出问题是专家学者关心的重点。“石窟石刻要加强预防性保护”“石刻文物保护抢救意义有重要的时间价值,风化的持续发展会造成文物的丧失”“石刻文物保护要‘先救命后治病’”……多位专家学者纷纷就石窟石刻保护的现状、突出问题和保护方面提出各自的见解。
第二阶段的圆桌对话则聚焦文物保护青年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针对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优化人才评价及晋升体系,现场专家学者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于2020年共同创立,旨在为广大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提供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学术交流平台,在行业内营造注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于3月30日在乐山开幕。本届论坛“行动磨砺青春·科技助力文保”为主题,设置主旨发言、圆桌对话、现场考察等环节,邀请青年学者及业内专家交流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
3月31日下午,参加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的专家和学者前往乐山大佛遗产区、乐山故宫文物南迁旧址,开展现场考察。
乐山大佛在1996年与峨眉山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率先迈出联合保护的先行之路,建立了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来到乐山大佛遗产区,专家和学者先后考察了大佛景区北门附属造像窟龛保护情况、乐山大佛及左右天王窟龛保护情况,对乐山大佛的修缮提出建议。
2021年,故宫文物南迁旧址核定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随后成立乐山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研究院。目前,已完成南迁遗址欧阳道达旧居、尹焕章旧居、梁廷炜旧居、易祠、顺河场堆栈旧址的修缮设计,启动修缮工作。典守期间的库房一寺六祠中的宋祠已原址重建,欧阳道达旧居已完成了保护性修缮,待展陈布置后将生动地展现故宫南迁文物在乐山那段历史。在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专家和学者依次参观了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主馆宋祠、欧阳道达旧居,聆听故宫南迁历史,了解文化保护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