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的青年学者加强学术交流、激发学术创新,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5-28日在四川乐山召开,旨在汇聚全国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互通平台,共同探讨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
自2022年7月2日第一轮通知发出后至8月31日,共收到全国各文博单位、高校、相关企业等青年文博工作者、青年学生投稿摘要124篇,其中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62篇,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62篇。随后,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和中国紫禁城学会分别组建可移动、不可移动专家评审组对来稿进行评选,为保证公平公正,评选过程全程盲审,参与评审专家共计46人。经过两轮严格评选后,最终选出12篇发言文章和12篇海报展示文章,论坛将邀请这24位作者参会并在会上作学术报告或海报展示。
12位发言青年学者公布如下
可移动文物保护组
张诺 南京博物院 副研究馆员 报告题目:《纸质文物劣化程度量化指标及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
郭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木质文物的保存状态评估体系研究》
朱展云 厦门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古代壁画胶黏剂提取与纯化关键技术研究》
李恩重 故宫博物院 副研究馆员 报告题目:《文化遗产国际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郭建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馆员 报告题目:《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丝绸的微观形貌与分子结构特征分析》
王南丁 上海博物馆 助理馆员 报告题目:《抗菌材料纳米氧化锌在书画装裱粘合剂中的应用》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组
张梦迪 天津大学 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智能化方法解译历史航片图像信息——以U2历史航片中烽火台的自动检测为例》
丁兴华 香港大学 博士后 报告题目:《石栖微生物组的独特氮循环与吴哥石质建筑文物盐害之间的关系》
张琼 故宫博物院 馆员 报告题目:《故宫养心殿后檐窗罩明瓦材料病害机理及缓蚀方法研究》
李大卫 清华大学 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斗栱设计与现状尺度关系研究:以应县木塔二层为例》
曹颐戬 西北工业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意大利威尼斯17世纪教堂正立面修缮——以加固材料与工艺研究为例》
彭海军 乐山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研究院 主任 报告题目:《乐山故宫文物南迁旧址保护修缮实践探索——以欧阳道达旧居抢救性保护修缮为例》
12位海报展示青年学者名单公布如下
﹀
﹀
﹀
姓名 | 单位 | 文章题目 |
---|---|---|
刘晟宇 | 北京大学 | 扫描微电化学池显微镜——一种研究出土银器晶间腐蚀机理的新方法 |
李广华 | 故宫博物院 | 高光谱成像技术和X射线荧光扫描技术在古书画文物保护中的探索性研究 |
吕良波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广州地区出土脆弱青铜器保护与研究 |
韩向娜 | 北京科技大学 | 微损测试饱水木质文物力学性能 |
刘勇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尸骨不存的古代墓葬墓主遗骸信息采集技术研究——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M5为例 |
李碧 | 浙江理工大学 | 《清昇平署戏曲人物扮相谱》中武净形象的色彩修复研究 |
刘仁皓 | 故宫博物院 | 原状展陈类建筑遗产室内环境控制的研究与实践——以故宫乾隆花园为例 |
温静 | 同济大学 | 木构遗产保护中对现状结构缺陷的认识——以太原崇善寺大悲殿为例 |
李明帅 | 天津大学 | 遍野珠玑拾遗——明长城附燧及分布考 |
李长蔚 | 台湾艺术大学 | 跨领域串联数字化互动技术在文化资产保存与推广的应用——以台湾马岗石砌屋建筑群为例 |
张小古 | 故宫博物院 | 故宫古建筑地炕烟道的环境影响评估及其保护与再利用——以养心殿、体和殿为例 |
王若苏 | 西北大学 | 巴黎绿颜料的风化退变过程——以安岳石窟绿色颜料层为例 |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