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十年 > 回顾与展望

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

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工作回顾与展望 

考古现场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

  2014年10月14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湖北宜昌召开,会议主题是“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与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时伟主持会议,理事长李化元做主旨讲话。随后,会议就成立新的专业委员会等工作进行了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研究员就创立“考古现场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近期工作设想,向会议做了报告。常务理事会认为,成立“考古发掘现场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是考古和文物保护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本协会的发展亦意义重大。会议决定同意成立“考古现场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的动议,委托杜金鹏研究员负责起草该专业委员会章程以及组织工作。

image.png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现场

  2015年4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河南省、湖北省、贵州省、山东省、陕西省等多家文物考古单位,在湖南永顺组织召开“2015土司遗产保护论坛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文物协会原理事长陆寿麟先生作为成立大会的主持人和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代表介绍了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和必要性,并宣布同意“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同时,大会推举杜金鹏先生担任主任委员,专委会将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展相关工作。专委会确定了以下宗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按照《协会章程》和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团结考古发掘与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物信息现场保护与研究的相关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开展考古发掘与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物信息现场保护领域的保护技术学术活动,研究该领域的保护技术理论和保护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我国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物信息现场保护技术的水平。

  专委会制定了五年工作计划,将围绕成立的宗旨,开展同考古发掘与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物信息现场保护技术研究相关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促进会员及会员单位之间及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之间的了解与沟通,搭建全国性考古发掘与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物信息现场保护与研究交流的平台。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一)开展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的保存环境控制以及应急保护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期达到出土文物从考古现场到保护修复实验室再到博物馆收藏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护或保存其文物价值和各种信息的目的。(二)依托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基地,进行实验室考古发掘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发展,制定一系列实验室考古发掘技术的标准或规范,研究相关实验室考古发掘中的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材料。(三)开展石窟寺、石刻造像与出土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重点围绕龙门石窟石质文物和河北邺城遗址出土石刻造像的保护开展相关活动。(四)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以及各种质地重要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重点围绕丝织品文物、金属文物和陶瓷类文物的保护开展相关活动。

  继2015年专委会正式成立以来,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努力发挥平台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利用政府资源,同时与相关行业学会协会展开多种渠道的合作,进行相关学术讨论和交流,为全国文物考古界的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尤其是在在实验室考古清理、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考古遗址的保护管理以及考古文化遗产的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迄今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

image.png

“考古资产保护利用盘龙城论坛”开幕式

image.png

“考古资产保护利用盘龙城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image.png

“考古资产保护利用盘龙城论坛”与会学者参观盘龙城保护区

  为了更好地探讨考古资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研究, 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黄陂区人民政府、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共同承办的“考古资产保护利用盘龙城论坛”在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举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副处长王铮、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主任杜金鹏、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等来自38家考古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文博单位的60余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

image.png

“考古遗址保护专家座谈会”座谈会现场

image.png

座谈会后部分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为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的发展战略与技术进步和应用,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与发展思路,由专委会主办,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北省张北县元中都管理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京西工作站承办的“考古遗址保护专家座谈会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工作会议”,2016年8月7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元中都遗址博物馆召开。来自社科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等相关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通过参观与考察考古遗址现场,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做了主题发言,为新时期考古遗址保护工作的深化升级建言献策。

  2016年9月20日,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酝酿,为进一步引导和调动基层文物保护技术人员从事文物保护修复的积极性,鼓励和奖掖在一线从事文物保护修复的青年专业人员,专委会参照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设立考古遗产保护金鼎奖的举措,在北京举办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优秀成果奖评选的试点工作,首批通过了申报的六项成果获奖。

image.png

“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场研讨会”考察团专家与沙面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交流

image.png

考察团调研龙潭村建筑群

image.png

“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场研讨会”会议现场

image.png

“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场研讨会”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为更好地传播文化遗产价值,贯彻习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推进广州市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2016年12月27-29日,专委会与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考察团,由专委会主任委员杜金鹏研究员领队,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配合与帮助下,实地考察调研了广州市内若干处各具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点,包括以近现代建筑保护活化利用为新生长点的粤海关旧址、沙面历史建筑群及太古仓,以所有权多样并存为特征的新河浦路、龟岗大马路近现代建筑群,以城市化压力下传统特色乡村社区存续为主要问题的龙潭村古建筑群,同时还参观了当前在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及公共教育实践中担当重要角色的广东省博物馆,并在南越王宫博物馆召开了与南越王宫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场研讨会”,考察团一行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宫博物馆的领导及文保工作骨干,就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与亟待推进之处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

image.png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主持

image.png

“琼西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会议现场

image.png

与会领导与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image.png

“琼西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澄迈专题研讨会”会议现场

image.png

与会专家学者现场调研

  2017年2月19~23日,为了推进海南琼西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尤其是考古遗址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海岛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由专委会与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海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海南省儋州市文体局和澄迈县文体局协办,在海南省儋州市、澄迈县分别召开“琼西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童明康,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巍研究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化元,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理事长孙英民,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院长塔拉等专家学者,以及儋州市政府副市长肖发宣、海南省文物局局长苏启雅、儋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黎必传、儋州市文体局局长秦大茂等当地领导参加了儋州的活动,儋州市农委、国土、住建、园林、峨蔓镇政府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儋州会议”;“澄迈专题研讨会”则是在澄迈县老城镇举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童明康,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理事长孙英民,海南省文物局局长苏启雅,原海南省文体厅副巡视员陈文宝,澄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娄和文,澄迈县政府副县长王祚宁,澄迈县委办公室主任王书秘等领导参加了活动,澄迈县农委、国土、住建、园林、金江镇、老城镇、永发镇、大丰镇、桥头镇镇政府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澄迈县地方文物专家出席开幕式并参加研讨会。此外,来自社科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河南省文物局、内蒙古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儋州市古盐田遗址保护和利用、儋州市古盐田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儋州文物保护与修缮、澄迈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澄迈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澄迈县文物保护与修缮”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研讨会分为上、下两场,共8位学者发表了精彩的主题学术演讲。两场研讨分别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王炜林和内蒙古博物院研究员塔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新民主持。研究议题涉及蒙元时期历史、历史时期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与管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方面。

图片1.png

“历史•考古•文保——元中都建城710年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合影

图片2.png

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图片3.png

与会专家学者考察元中都遗址考古遗址公园

  2017年7月5~7日,专委会联合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河北省张北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历史•考古•文保——元中都建城710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张北县举行,共有来自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50家文博机构、科研院所、高校、设计院等单位的近70位代表出席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主持,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致开幕辞,张北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方士武先生代表张北县政府致欢迎辞,张家口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于瑞军致辞,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童明康讲话。大会研讨结束后,由河北省文保中心任亚珊先生进行了学术总结。闭幕式由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董新林致闭幕词,张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常秀平致欢送辞。最后由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童明康宣布会议圆满闭幕。

image.png

“考古现场出土遗存提取保护新技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image.png

与会专家学者与会议代表合影

  2017年11月14~16日,为加强我国考古出土文物现场保护工作,提高脆弱质文物提取质量,促进相关学科学术交流与合作,专委会与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的“考古现场出土遗存提取保护新技术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考古研究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市博物总馆、澳门文化局等38家科研机构和文博单位的11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考古现场出土文物提取和保护”这一主题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会议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设专题报告,交流最新研究成果,集中介绍考古发掘现场脆弱质文物提取与保护的新材料、新技术,并针对目前考古现场出土文物保护中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image.png

“全国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论坛·城头山2018”会议现场

image.png

与会人员考察城头山遗址城墙遗迹剖面

image.png

 在场领导和嘉宾祝贺“澧阳平原考古工作站”挂牌成立

  2018年6月28日~7月1日,“全国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论坛·城头山2018”在湖南常德澧县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专委会参与,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考古学会主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共澧县县委、澧县人民政府承办,澧县文物局、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协办。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西、江苏、陕西、贵州、山东等多个省市的考古文博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明宫遗址区文物局、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11位专家分别为作专题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保护、考古遗址公园的实践与思考、遗址本体保护展示、考古遗址展示体系的规划、土遗址类遗产的特点研究和考古遗产保护设计单位的统计分析等方面。除精彩的报告外,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嘉宾还对澧县重要文物点进行了学术考察,直观感受澧县和湖南文物工作的成果和特色。专题学术报告会后,6月30日,与会嘉宾参观考察了城头山遗址、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鲁家山遗址和余家牌坊。此外,参观考察城头山遗址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铜官窑工作站、石门工作站后正式建立第三个工作站——澧阳平原考古工作站挂牌仪式在澧县城头山镇隆重举行。 

image.png

参加“高句丽墓葬壁画原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专家座谈会”专家考察丸都山城

image.png

考察五盔坟4号墓壁画

image.png

座谈会现场

  2018年8月9日至8月11日,专委会与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集安博物馆承办的“高句丽墓葬壁画原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专家座谈会”在吉林省集安市顺利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集安市文物局及集安博物馆等多家单位。与会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了丸都山城、高句丽王陵、好太王碑及禹山贵族墓葬等历史遗迹,特别重点考察了目前开放的禹山贵族墓葬五盔坟5号墓室中壁画的保存现状以及正在进行保护研究的五盔坟4号墓壁画,参观了集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并对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提出建议。参观考察结束后,基于为集安市高句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献言献策的目的,与会专家学者于集安博物馆召开座谈会。会议由河南省文物局孙英民副巡视员主持并致辞。他首先介绍了全国大遗址保护近年来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进展,高度评价了集安市文物局近年来在高句丽遗址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此外,孙英民副巡视员在会上提出,高句丽文化遗产的开放利用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策略。以禹山贵族墓葬为例,文物主管部门可考虑不同墓室轮流开放,参考敦煌莫高窟特窟特展的形式,在保证游客得到高质量参观体验的同时有效限制客流量,将人为因素对文物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尽可能低的水平。

image.pngimage.png

“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颁奖嘉宾和获奖人员代表

image.pngimage.png

论坛会场掠影

image.pngimage.png

王辉研究员和王炜林研究员主持22日下午的论坛报告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高大伦研究员、郭伟民研究员和赵西晨研究员分别主持了论坛发言

image.pngimage.png

梁宏刚、李存信主持23日下午的文保论坛

  2018年10月22日-23日,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成都·2018)”隆重召开之际,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承办、专委会协办的“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气候宜人的美丽蓉城顺利举办。出席本次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会议代表达57人,另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0余人参加旁听。会议共收到39篇参会论文摘要,有29名代表在论坛上做了交流发言。两天的研讨交流中,学者专家交流发言的主题包括了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理论与实践、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内容涉及文化遗产前瞻性理论研究、考古遗址保护规划设计、实验室考古清理研究、考古发掘现场应急处置以及室内发掘清理与展示利用保护案例、文物分析测试与保护技术研究、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理论与实践等。10月22日下午,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的分组论坛分别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辉研究员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王炜林研究员主持,与会代表主要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性理论政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实践研究进行交流发言,包括了文化遗产价值具体案例研究、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等内容。10月23日上午,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分别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研究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研究员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西晨研究员主持,与会代表主要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研究、实验室考古理论与实践及出土文物保护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等进行交流发言。10月23日下午,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主任梁宏刚先生、副研究员李存信先生主持,与会代表主要围绕文物病害分析测试与相关保护技术的研究、文物的检测分析和科学鉴别、文物信息技术及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此外,论坛交流发言前,10月22日上午举行了第二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颁奖仪式,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杜金鹏主持颁奖仪式,刘庆柱、童明康、王巍、高大伦、王炜林、王辉、徐长青、郭伟民等文物考古界的知名学者专家作为颁奖嘉宾,向八个获奖成果颁发了奖杯和荣誉证书。

image.png

“考古遗产保护高级论坛暨定陶汉墓发掘与保护展示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现场踏查了解M2汉墓保护现状

image.png

与会专家学者在M2汉墓现场

image.png

与会专家听取定陶M2汉墓考古发掘状况的汇报

image.png

专家座谈会现场

  山东定陶王墓地(王陵)M2汉墓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黄肠题凑”大型汉墓,考古发掘工作已进行十年,日前汉墓考古现场保护设施建设工作已接近尾声。为全面推动下一阶段保护工作,2019年10月27-29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牵头召开“考古遗产保护高级论坛暨定陶汉墓发掘与保护展示专家座谈会”,会议由专委会联合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定陶县人民政府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以及北京、河北、陕西、山东等地文物考古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与当地领导出席会议。会议主题围绕考古遗产保护和展示方略与技术、定陶汉墓保护与展示进行。与会专家学者现场踏查了解M2汉墓保护现状,听取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关于定陶M2汉墓考古发掘状况的汇报,并分别从古建、土遗址保护、木质文物保护等角度就下一阶段考古发掘及墓室拆解工作进行交流座谈。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方案,山东定陶王墓地(王陵)M2汉墓拟开展拆解保护工作,本次会议旨在谋定定陶汉墓的发掘和保护良策,以进一步做好M2汉墓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工作。


Copyright © 2020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0038868号-1 技术支持:智联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