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十年 > 回顾与展望

出土竹木漆器保护

竹木漆器文物保护研究发展历程述略

——写在协会成立40周年之际

吴顺清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摘要:本文回顾了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工作在考古现场保护、工艺材质分析、病害评估识别、脱色脱水、整形修复、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取得的工作成果以及人才、设施等资源配置方面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竹木漆器类文物未来的科技保护工作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关键词:出土竹木漆器 保护修复研究 述略


  一.前  言

  中国的竹木器使用起源于原始社会,经历了从使用未经有意加工的木棒、最早的斫木成型,到旋木、到榫卯结合成器、再到棬木、夹纻胎及其他胎体的发展过程。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约7000年的竹子实物,证明至少在此时人们已经使用竹子,而将文字、图像或其它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或木片上的竹简牍,则是更为特殊的一类竹器;木器的历史则更加久远,如杭州跨湖桥出土的独木舟,据C-14测定,距今已8000多年;漆器的制造技术可追溯到商周以前,《韩非子·十过篇》讲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黑漆其外而朱画其内”。这就说明,虞舜夏禹时代已有朱黑两色漆器。但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木胎漆碗、余杭安溪良诸文化考古发掘的实物来看,使用漆器的时代要比文字记载要早,距今至少已6000年,而跨湖桥遗址漆弓的出现,更是将漆器的制造史改写到8000年前。竹木漆器类文物的发展历程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手工业及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同其它质地文物一样,是研究古代历史、艺术、科技的宝贵实物资料。

  出土竹木漆器由于埋藏环境中木腐菌的侵入,使得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木胎细胞壁受到破坏,其颜色、结构及物理、力学、化学等性质发生变化,木胎松软易碎,结构呈筛孔、纤维、裂块、粉末等状态。在文物的保管和利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文物的耐劣化变质性能也将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由于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腐蚀原因的复杂性,要做到对其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就决定了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所涉及学科的广泛性。因此,只有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大力发展创新集成性技术,才能实现文物保护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而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正在经历着这个过程。


  二.从无到有缓慢发展的创立期

  1949~1977年是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研究从无到有缓慢发展的创立期。尽管国家在建国初期就颁发了《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文物保护管理暫行条例》等一系列文物法令法规,并建立机构、对外禁止盗运、对内严禁破坏。但囿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以及文革时期对各项工作的影响,从总体看缺乏大规模的投入,保护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国内关于木漆器的保护研究于上世纪50~60年代在中国文物所、南京博物院等相继展开。基层博物馆更是因经费而缺少分析检测条件,研究实验工作只能依靠观测器物外形、记录器物重量变化来进行判断。在早期资料少、信息闭塞、科研条件简陋的时代,王丹华先生、胡继高先生等老一辈文物保护工作者留学回国,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文物脱水定型技术。中国文物所组织编译了国际上包括木质文物在内的文物养护技术资料,引导了这一时期的保护研究工作。1965年,陈进良先生在河南开始将PEG6000溶液加热应用于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木漆器的脱水。胡继高先生用水溶性脲醛树脂分别于1965年对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竹席、1973年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器作了脱水研究,1975年采用乙醇-乙醚-乳香胶填充脱水方法对银雀山和马王堆出土的竹简做了脱水研究。1972年,陈中行通过脲醛树脂加固的方法对一批竹席做了脱水处理。运用化学和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处理饱水的漆器、木器和竹器方面已取得一些进步,特别是以醇和醚逐步取代置换出水的方法应用尤多。其它如用聚乙二醇、明矾、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化学试剂来处理漆木器亦有一定的结果。另外,还有利用r-射线辐照聚合的方法来加固漆、木器的,方法是先将单体有机化合物渗透到器物中,再在适当的放射线源照射下,使单体聚合成固体,从而加固了朽弱的古文物。通过不同的有机溶剂来置换器物中的水分,防止器物的变形,在湖北、湖南等地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此同时,吴顺清引入了真空热干燥法,利用提高温度降低沸点的原理,使相对含水率在60%以下的竹木漆器能够快速脱水定型,用此法处理饱水木漆器近百件。竹木漆器的修复工作也有所进展,张子祺研究了在考古现场对漆器残片的保湿应急及保护整理等方法。陈玉寅就甘油保养漆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在这一阶段,出土饱水简牍的脱色一般采用草酸脱色法。


  三.从小到大平稳发展的成熟期

  1978~2000年是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研究从小到大平稳发展的成熟期。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文物保护经费逐步增长,至2000年,国家投入达年均1.4亿元。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文物保护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启动,编制了《1978-2000年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80年12月24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王书庄理事长的工作报告“为文物保护技术的现代化贡献力量”标志着协会将带领全体会员献身、创新、求实,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总结优秀传统工艺、科学普及教育、编辑出版学术书刊、发现培养科技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王书庄理事长强调,学术思想、科学成果,经过科学家们交换意见,共同讨论,就可以使不完整的得到补充,使错误的得到修正,这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这次协会还专题讨论了饱水竹木漆器的保护问题,由协会副会长陈滋德先生主持,参加人员有王丹华、胡继高、周宝中、陆寿麟、陈进良、王维达、陈元生、陈中行、奚三彩等老一辈专家以及青年一代的赵桂芳、卢衡、吴顺清、曹盛葆等。

  1983年3月,《髹饰录解说》出版,协会赠与木漆器保护会员人手一册,该著作对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髹饰录》作了全面地详细注释和讲解,是我国目前具有较高水平的传统漆工艺研究专著。该著作对于木漆器保护以及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84年,由协会会长蔡学昌先生主持,在武汉和荆州两地召开了《做好漆、竹、木器文物的保护,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多实物资料》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员提交论文近30篇,协会将部分论文发表于1987年《文物保护技术第四辑》。协会常务理事苏华在修复技术讨论会上还特别强调了“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此后,协会多次以召开年会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并编辑出版了多期论文集。

  这一时期,对引进技术进行了研究应用。冷冻干燥法为上世纪50年代中期荷兰首次采用,如吴福宝、张岚对川杨河大型古木船的冷冻脱水处理就是利用室外自然条件下气候的温差,采用保温保湿以及喷涂加固剂等辅助手段进行。卢衡处理河姆渡严重降解木构件采用PEG填充与真空冷冻干燥相结合的方法。陈元生则是醇醚法与真空冷冻干燥相结合处理了一批严重朽蚀饱水竹简。通过调整渗透溶剂及与PEG方法相结合等方法,使冷冻干燥技术在饱水木器脱水方面得到了新的发展。PEG填充脱水法为全球饱水木材脱水定型广泛采用,如瑞典Wasa、挪威Fjord.Viking、德国Brmen.Cog沉船修复案例等。周健林、方北松对PEG分子量及浓度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姜进展对PEG法处理过程中的收缩原因进行了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保护研究》(1997年,马清林)选用PEG乙醇溶液与B72丙酮溶液为渗透剂对糟朽漆器进行加固,效果良好。糖类材料填充法具有可重复处理,操作简便,渗透快捷的优点而主要在日本和中国得到推广。陈进良等使用蔗糖溶液对河南信阳出土的战国木漆器做了脱水处理的研究。这一阶段对于醇——醚连浸方法研究应用较多,如1980年,胡继高使用乙醇——石油醚连浸脱水法处理四川清川饱水木牍,陈中行使用醇——醚连浸法处理江陵望山竹简, 1992年,李琳采用乙醇——乙醚连浸法处理阳新商代黑漆木柄。90年代末,方北松开始研究将乙醇——十六醇方法应用于竹木简牍的脱水工作。魏象等则对乙醇——乙醚连浸法的操作工艺进行了探索。

  随着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涌现了一些新的科研成果。1988年,由陈中行首创的乙二醛脱水技术通过了中国文化部成果鉴定,该技术是使用一定浓度的乙二醛直接浸泡饱水竹木漆器,渗透充分后,让水分自然挥发,留存于器物中的乙二醛与竹木漆器胎体内物质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从而起到填充加固器物形体的作用。这一方法对于饱水木漆器脱水具有普适性,具有可重复处理,操作非常简便的优点,在中国饱水木漆器保护应用领域尤其是饱水漆器保护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湖北云梦睡虎地、江陵望山、随县曾侯乙墓等出土的饱水木漆器。此后,吴顺清、方北松等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改进,处理了湖北荆州及宜昌、江西南昌、江苏南京、云南羊浦头等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饱水木漆器。这一时期,对于出土饱水简牍的脱色处理工作,开始使用新的脱色技术,方北松于1993年将连二亚亚硫酸钠脱色法运用于荆门郭店楚简的脱色工作,该方法在随后的河南新蔡楚简、湖南沅陵汉简等简牍脱色工作中得到更多应用。与此同时,对于考古发掘现场竹木漆器的保护也展开了研究。周双林针对现场的温湿度、光线、微生物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控制办法。吴顺清针对考古现场竹木漆器类文物各类器型的特点及墓葬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文物提取解决方法。


  四.初具规模快速发展的创新期

  2001年到目前,是竹木漆器文物保护研究初具规模快速发展的创新期。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新时期文物保护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意志,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国家科技部、国家文物局加大了对科研课题的支持力度,且研究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展。“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以及“指南针计划”、“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等科学研究项目对于出土木漆器类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共支持了涵盖基础类、应用类和软科学类课题50余项。同时,中央专项经费在资金总量上实现了“井喷”式增长,仅2012年国家投入高达50亿元。地方各级政府和文博单位也加大了对科研课题的投入,为竹木漆器保护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2004年,国家文物局从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科技体制创新,推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建立。湖北省博物馆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作为“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随着一批批新的不同学科的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的加入而不断深入,竹木漆器保护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一些优秀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4.1科学研究不断创新

  4.1.1现场保护研究

  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目的是使出土文物及相关遗存实现由考古现场到实验室的平稳过渡,作为文物保护的首要环节,日益得到考古界和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视。其主要任务是,在保留出土文物资料的完整性和现场保护技术措施不影响实验室后续保护处理和考古研究的两大前提下,使得发掘出土的文物在出土现场到实验室这一特定的时间段,得到妥善的维护。陈庚龄、黄建华对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科学意义以及理念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解决的途径。王蕙贞等就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及应急保护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文物采集时的稳定性处理措施。李国清采用PG材料(a-丙二醇) 减缓水分散失以减轻引起的形变和崩溃。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考古发掘潮湿朽胎漆器的现场及实验室保护的研究》(2002年,胡东波)、《半干旱环境出土漆木器的发掘清理与保护》(2009年,李存信)、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出土有机质文物现场提取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3年,吴顺清、方北松、龚德才、管理、李文欢、夏华清、魏彦飞、张杨、杨弢等)探究了氧气、光、湿度、微生物等主要因素对文物腐蚀的作用机制。在对文物糟朽状态的认知、墓葬环境因素的分析以及墓葬因素对有机质文物腐蚀机制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考古现场竹木漆器临时加固材料及提取方法,对于考古现场延伸至实验室的竹木简牍清理,引入了计算机绘图、计算机测量技术,有效解决了手工绘图中存在的精度差、效率低、易损伤文物等问题,且集辨识、整理、排序等工作为一体。在较短时间内释读了成都老官山出土扁鹊学派的医书和南昌海昏侯被认为可能属于失传1800年的《论语》的《齐论》版本。

  4.1.2工艺材质研究

  出土木漆器类文物代表着历史上不同时期材料及加工技术发展的成就。对于建立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文物保护方法、提高文物保护修复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华觉明先生说,一个完整的文物保护流程应包括材质研究与工艺分析,如果不具备文物制作工艺的基本知识、对器件制作过程缺乏翔实的了解,文物的妥善保护与修复是有困难的,甚至会出现不应有的错失。此前,由于木漆器本体保存困难,因而对其的研究重点是脱水修复,而针对木漆器材质的鉴定及传统工艺的科学化研究相对不足。近年来,本领域对工艺材质的研究逐步加强。孙机关于汉代漆器的几个问题依据文献资料对漆器的发展史进行了研究。后德俊对楚国漆器的制胎工艺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木胎、夹纻胎等制作工艺。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汉代夹纻胎漆器结构研究》(2012年,吴双成),调研了全国夹纻胎漆器出土情况,对收集的样品进行了研究。指南针计划专项课题《中国山西大河口出土西周漆木器制作工艺及复原研究》(2011年,王学荣),根据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葬M1出土的镶嵌蚌饰漆木器实验室考古过程中得到的实物资料和其他信息,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利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科学阐释了西周时期北方地区漆木器文物的制作工艺。《中国大漆精制工艺研究》(2013年,王时伟等),对中国大漆的传统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近年来,西安生漆研究所张飞龙、荆州文保中心的吴昊以及扬州博物馆的王子尧等对漆器的发现与成长进行了系列研究。

  4.1.3病害评估研究

  病害评估之于保护修复,正如医生对病人的诊断之于治疗,是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保护修复工作的前提和依据。近年来,对于竹木漆器的病害研究工作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专题《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竹木漆器》(2002年,吴顺清),针对馆藏文物的病害进行了调查,通过深入了解一级、二级文物的腐蚀危害程度及其经济损失,为采取更有效的馆藏文物保护对策及进一步推广先进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遗址大型饱水木构件原址保护技术研究》(2003年,陈中行)、汤显春等对曾候乙墓穴木椁微生物降解危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周松峦针对目前出土饱水木漆器普遍采用泡水保养的方法,以曾侯乙墓墓坑木椁泡水为例,进行了腐蚀时限的预测。胡东波等针对长沙走马楼出土饱水竹简的霉菌病害筛选了杀菌、防霉用剂。陈庚龄等对武威磨咀子出土木器腐蚀病害与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张金萍等研究认为基本密度和最大含水率可以作为反映古木降解程度的物理评价指标。近年来,张金萍、奚三彩、李玲、方北松、邱祖明、雷琼等均对病害原因进行了研究。

  4.1.4脱色处理研究

  竹木简牍出土后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会迅速变色,影响考古释文,虽然可以红外扫描、红外照相来进行字迹辨认,但黑色的外观显然不能进行宣传展示,极大的影响了其承载的科学研究价值。因此,其脱色研究工作显得较为重要。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高新技术在出土竹木类文物(以简牍为主)修复复原与保存技术中的应用研究》(2005,宋少华、方北松),通过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确定简牍大分子结构中变色基团的种类、成分与氧气等相互作用情况。课题研究围绕脱色剂的使用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提高了连二亚硫酸钠的脱色效率,延长了饱水简牍存放期颜色的稳定时间。卢衡等选择PVPP吸附饱水木器浸泡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高峰等则尝试将二氧化氯作为饱水木器的脱色试剂。

  4.1.5脱水加固研究

  近十年对于饱水竹木漆器的脱水定型研究,仍然集中在对原有脱水方法的改进完善和新方法的探索。从使用各种化学、物理方法,到新兴的生物方法,均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浙江博物馆卢衡研究了水对木材影响解析,与郑幼明等对真空冷冻干燥法的干燥设备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大型木构件的脱水问题。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对真空冷冻干燥脱水机理、温度、真空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刘博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溶液加固定型,再对其进行真空速冻干燥,适合处理北方墓葬出土的漆器。国家科技部研究课题《出土木质文物规模化保护》(2003年,嵇益民)对真空冷冻干燥法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PEG脱水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李澜、陈中行、程丽臻等采取PEG+脲+二甲基脲复合液的脱水方法加固饱水木器,是PEG法的一种拓展,这种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PEG吸湿返潮的问题。袁晓春等详细介绍了蓬莱古船根据具体情况调整PEG法工艺的工作过程。针对PEG法存在的问题,荆州文保中心研究了后期处理的新材料,不但可以有效防止船材表裂,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船材的强度,已成功应用到蓬莱古船和菏泽沉船。

  张金萍研究了乳糖醇改进法,并采用以乳糖醇为主体的脱水加固液对15种不同树种的饱水木质文物进行脱水定型处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高级醇法,韦全、金普军等采用甲醇——十八醇脱水方法对四川绵阳出土的饱水木器和漆器残片做了脱水处理。韦全还对甲醇-高级醇脱水后的木俑做了可逆性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具有高度可逆性。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高新技术在出土竹木类文物(以简牍为主)修复复原与保存技术中的应用研究》(2005,宋少华、方北松),课题研究了饱水简牍干燥过程中细胞结构、颜色变化以及填充材料在简牍内的分布及体积变化情况,以十六醇作为脱水材料,研究了脱水流程及工艺,使收缩率基本控制在3%以内,字迹清晰可见,受温湿度的影响很小。2000年以来,方北松等使用乙醇-十六醇脱水方法承担了数以万计的饱水竹木简牍的脱水工作。

  乙二醛脱水技术作为目前普遍采用的脱水方法,研究工作更加广泛深入。李玲研究了乙二醇、乙二醛加固饱水古木的机理,当乙二醛为40%时不仅在细胞壁发生交联反应,而且在细胞腔发生填充,填充的主要是乙二醛与乙二醇及其反应物,其含有大量的经基,收湿性增大,抗收缩率减小,阻湿率的变化趋势与抗收缩率的大致相同,从而使木质文物变定回复及永久性固定得以实现。陈中行等研究了乙二醛混合液(乙二醛水溶液+触媒+添加剂+浸透剂)用于曾侯乙墓及包山楚墓出土彩漆主棺的脱水。强度、色泽等技术指标与脱水以前相比有大幅提高。2010年以来,荆州文保中心的吴顺清、赵阳、方北松、吴昊以及成都考古所肖嶙、杨弢等进一步完善了乙二醛复合法,筛选了新的引发材料——胺类物质AM1,质谱数据和流变性能曲线表明,乙二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聚合反应。

  2000年以来,国内继续开展将超临界干燥技术应用于小型饱水竹木器的脱水研究,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湖北省博物馆江旭东、湖南省博物馆王宜飞等单位进行了超临界干燥脱水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饱水竹木器超临界干燥脱水方法预研究》(2011,方北松),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二氧化碳超临界脱水流程,优化了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脱水的温度、压力等各项技术参数。

  近年来,一些新的脱水方法或将成为未来脱水保护研究领域的突破点。如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利用细菌纤维素修复保护木质文物的应用与研究》(2004年,周松峦)。童华等尝试使用TEOS或三聚氰氨-乙二醛树脂作为饱水木器的脱水填充材料。王晓琪等使用以三聚氰氨-甲醛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密胺树脂脱水方法。陈家昌等利用丙烯酸单体渗透到饱水木材内部的脱水方法等。

  4.1.6整形修复研究

  收缩变形后的竹木漆器会不同程度的失去文物的价值,如何使变形的木质文物恢复原有形状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研究难点。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出土干缩变形木质文物的再饱水复原与脱水定型研究》(2009年,陈家昌)。采用活性碱作为古代干缩变形木质文物的润胀剂,使得纤维素的弹性得到了恢复,从而使得塌陷的细胞腔得以恢复,由此实现干缩变形木材组织形状的恢复。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变形漆木器文物的整形技术研究》(2006年,胡希玉),探索了纤维素的伸展整形技术用于干缩变形漆木文物修复的可能性。干缩竹简不仅改变了竹简的形貌,而且字迹无法辨认,不能进行考古释文,极大的影响了其承载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荆州文保中心经生物碱和表面活性剂等材料处理后的干缩竹简,外形尺寸可恢复98%以上,内部干缩变小的空隙结构得到恢复,化学组分无明显变化,并且对字迹无损伤。当纤维素、木质素等遭到破坏并降解后,漆器的木胎、漆膜或严重残缺、或仅仅留下一些痕迹,不能进行宣传展示,需要制作复制品。指南针计划专项课题《中国山西大河口出土西周漆木器制作工艺及复原研究》(2011年,王学荣),复制工作依据实物资料以及调查取得的相关信息,结合文献资料,综合考虑了文物原件的主体特点,选择了与文物原件相同或相似的原材料,采用了漆器制作的传统髹漆工艺。使复制品达到了与原样品“形似、质似、神似”的基本要求,以替代文物原件用于宣传展示。与此同时,在修复复原工作方面,上海博物馆马如高,湖北省博物馆的李玲、李澜等,深圳博物馆卢燕玲,湖南简牍博物馆的毛志平、金平,长沙考古所的蒋成光、肖静华等,甘肃文物考古所的邓天珍,扬州博物馆的王子尧、王冰等,荆州文保中心的吴昊、张昆、孙敬、杜道子、杜可竹、李宁等,均就修复实践工作总结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4.1.7标准规范研究

  2006年,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文物保护标准化工作正式纳入到国家标准系列。标准化的首要目的在于科学高效地解决大量实际存在的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标准的内容包括文物保护管理的标准化、程序的标准化、现状评估的标准化、材料工艺的标准化等。根据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04]48号文件《关于发布“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要求,经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行业标准《WW/T 008-2007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2006年,方北松、魏彦飞、童华等)研究规范了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的文本内容和格式。确定了保护修复方案中的基本术语。《WW/T 003-2007馆藏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2006年,方北松、吴昊等)研究规范了馆藏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的文本内容和格式,确定了病害分类与图示中的基本术语。《WW/T 0011-2008馆藏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2006年,方北松、邱祖明等)研究规范了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的文本内容、记录格式、记录用文字、记录信息源及记录方法和规则。《 WW/T 0060-2014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竹木漆器类文物》(2010年,吴顺清、方北松、张扬等),研究规范了病害评估程序、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报告的撰写格式。行业标准《WW/T 0086-2018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含水率测定 失重法》(2011年,吴顺清、邱祖明等),研究了含水率测定的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步骤和结果计算等。这些标准规范的颁布实施,规范了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的工作秩序,可以有效的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提升技术服务质量。当前,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在文物保护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中引入标准化,可有效提升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4.2文物工作成效显著

  4.2.1人才资源建设

  2000年前,木漆器保护科技工作人员的缺乏与大量亟待保护的文物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中青年科技人才尤其匮乏。只有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战略举措,才能促进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回顾本领域人才成长的经验,一是多种模式培育人才。如以学科知识体系为重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学历教育模式;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并重的培训教育模式;以职业岗位技能为重点,应知应会为特点的岗位培训模式。二是以事业凝聚人才,文保科技的快速发展增大了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吸引人才从其他行业加入。依托重点科研项目、行业重点科研基地以及文物保护项目培养专业人才,使他们在实战中发现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对科技人才的贡献进行评估,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培植科研人员的精品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以增强科研人员创新的主动性。三是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包括行政奖励制度,专业人才不但可以破格晋升职称,也可以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四是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加大经费支撑力度。只有夯实基础支撑,才能形成长效、永续的创新能力,力争本领域成为人才凝聚成长的沃土。目前,一支拥有200名的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的结构趋于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基本形成,与当初的不足10名专业人才相比,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局面。

  4.2.2条件资源建设

  科技基础的条件资源建设是决定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国家文物局针对普遍存在的修复专用装备缺乏、适用性差、集成度低等问题。启动了《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装备》专项。以地市级文博单位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为例,上世纪末大型科学仪器等文物保护专有装备不足10万元,实验与修复用房不足2000㎡。通过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支持300万元建立了“木漆器保护修复平台”。各类课题配置仪器设备300万元。2013年,通过《馆藏及现场文物预防性保护解决方案》获得实验室技术装备支持4000多万元,配置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以及高光谱等文物观察和病害检测评估等仪器设备。一个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装备体系正在形成。与此同时,湖北省地方政府投资9300万元,面积12800㎡的综合大楼建成投入使用。科研条件的改善,极大的提高了对文物真实性、完整性的认知能力,文物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断加强。不但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条件支撑,也为文物抢救提供了物力资源,使竹木漆器的年保护修复能力由20~50件(套)提高到800~1000件(套)。

  4.2.3服务能力提升

  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中,竹木漆器保护修复领域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科技成果推广思路。通过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木质文物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2005年,李劲),完成了《木质文物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建立了竹木漆器文物保护科技成果数据库;建立了竹木漆器文物保护科技成果需求状况的数据库,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为给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科学方法和技术支持方面的指导与借鉴,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主编了《博物馆藏品保护丛书》,基地组织编写了其中的《博物馆出土竹木漆器保护技术手册》(2009年,吴顺清),该手册是在以往竹木漆器类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出土木漆器保护项目工作实践,组织国内相关科研人员编写。而《可移动文物修复工具标准化配置与使用示范-竹木漆器丝织品文物》(2012年,魏彦飞)课题则是按照国家文物局已发布的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技术标准,结合文物修复过程的配备原则和需求,进行的标准化工具配备。

  设立了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工作站,通过现场试验、示范、指导以及技术咨询服务等,验证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典型示范的方式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目前,基地已建立湖南长沙简牍保护技术示范工作站、四川成都博物院大型木构件技术保护示范工作站、江苏扬州木漆器保护技术示范工作站以及山东菏泽古船保护技术示范工作站和安徽合肥木漆器保护技术示范工作站。

  文物工作无小事,为保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安全性,引入了ISO质量管理原则,结合文物保护工作的职能和业务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对整个工作过程的节点进行有效监督,以有效提高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质量。 

  通过以上成果调查、技术指导、工具配置、机构设立以及ISO质量管理等保障措施,极大地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能力,促进了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的快速转移与扩散。

  4.2.4工作成效显著

  根据国家文物局项目规划指导,结合竹木漆器文物保护科技成果需求状况数据库,基地编制了《“十五”全国出土竹木漆器保存现状调查实施方案》、《全国馆藏出土饱水竹木漆器文物脱水修复保护——“十一五”专项实施方案》、《国家宝藏工程——珍贵文物保护专项“十二五”规划研究——出土木漆器抢救工程实施计划》。2001年以来为全国20多个省市100余家文博单位编制文物保护方案160多项,涉及竹木漆器类文物11000多件,竹木简牍17万枚。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木漆器保护项目、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M7出土木漆器保护项目、安徽巢湖放王岗出土木漆器保护项目、北京房山金陵遗址红漆银片錾花鎏金漆棺保护项目、荆州博物馆馆藏竹木漆器保护项目、山东菏泽元代古船保护项目、荆门郭店楚简保护项目、湖南里耶秦简保护项目、湖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保护项目、成都老关山西汉墓漆器和简牍保护项目、江西海昏侯西汉墓漆器和简牍保护项目以及定陶汉墓黄肠题凑保护项目等。

  五.工作总结与未来研究要点

  综上所述,六十多年的出土木漆器类文物保护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获得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四等奖3项。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拓展了保护科学研究的视野,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系统地发展,从而使木漆器类文物保护水平在新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取得这些工作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应清楚的认识到,与国内外研究文物保护研究水平相比,总体发展仍然落后,与亟待抢救与保护的繁重任务相比,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撑尚显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病害机理研究不够深入

  针对大量的待保护的木漆器,在目前的保护能力条件下,不能在短时间内对全部器物进行保护,在现有人力物力基础上,需要根据其紧急程度进行分别处理,这就需要在病害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病害分级体系;同时,病害机理研究是木漆器保护技术不断完善、持续创新的主导因素。

  5.2保护技术适用性研究不足

  出土木漆器病害类型和病害程度复杂多样,木漆器胎骨材质各异,相同材料与工艺对不同的木漆器保护效果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由于缺乏木漆器保护技术适用性研究,既影响了各类保护材料与工艺适用对象及范围的确定,还使得各类保护材料与工艺之间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对比,从而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因此需要加快适用性与服役期研究。

  5.3保护修复价值研究欠缺

  价值认识决定文物保护的成败,就可移动文物保护学术界而言,对保护、修复、研究领域中文物的价值尚无统一的认识,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保护、修复、研究工作者对其工作的本质、目的及工作所应遵从的原则的认识上的巨大差异,保护修复无统一标准指导、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目前对各种保护效果的评估,不管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出现针对某一保护技术“量身定制”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技术以及整个学科的发展。

  5.4学科体系建设亟待推进

  文物保护学科体系已处在形成之中,学科基础的研究、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学科知识体系研究等需要不断加强和深入。就目前国内木漆器保护技术的处理效果与国际相比,应该说并不逊色,欠缺的是系统化研究,因此,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如价值研究、腐蚀机理研究,对于加快推进学科发展的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出土木漆器的保护研究已经进入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攻关阶段,需要文博工作者开展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我们将不忘初心,积极开拓创新,使出土木漆器类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再创辉煌。


Copyright © 2020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0038868号-1 技术支持:智联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