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动态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要闻» 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从“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看文物科技创新
协会动态 行业要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其他工作

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从“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看文物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1-07-15 来源:文物之声

  6月12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之一的“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题论坛,在主场城市重庆举办。现场专家们分别从文物保护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传播、考古、石窟寺保护、文物科技创新、博物馆融入学校教育等角度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文物之声将此次论坛交流探讨整理出“专家说”系列推送,本期推出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主任、研究馆员周旸《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从“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看文物科技创新》,欢迎关注。


图片


  我国拥有1.08亿件(套)可移动文物,蕴藏着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文化特质。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物科技创新是实现文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已成为彰显文物科技创新的一体两翼,展览是展示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的典型场景。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汇集10省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集中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2021年5月18日—8月17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在首都博物馆为“万年永宝”展览启幕。

  如何在展览中体现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的文物科技创新?可以从立题、破题、解题、亮点来考量。

立题:定位和目标


  首先谈为什么要做这个展览?展览的三个语境: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二是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ICOM-CC)第19届大会,三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万年永宝”展的目标是在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做一个“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展览。

破题:定名和释名

图片

“万年永宝”来自青铜器铭文

  立题之后,我们要想想如何破题?“万年永宝”展名来自首博的一件青铜器腹底的铭文。此件青铜器是1978年在通县废品收购站,数次拣选修复而成,恰是我国文保行业践行“万年永宝”的例证。有了展名,就要开始构思如何讲述一个文物科技创新的故事了,总体故事梗概可以在这首“渔家傲”里得以体现。

  三金合铸成宝器,册文铭刻万年意。良工造物终幽寂,钩沉里,慧眼舒光无不利。巧手百般细雕镂,芳华分明形神俱。更喜推陈出新技,酬所愿,延龄益寿永宝续。


图片

解题:单元与展品

  我们要从文物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和要素两个维度来讲故事。构思如何讲述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的文物科技创新。展览细化为五个单元,“万年” “慧眼” “巧手” “芳华” “永宝”。

  “万年”,主要讲述中国文保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组织下,我们梳理了一条中国文物保护发展历程的时间轴。1943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制定了研究计划纲要。1949年,新中国第一个文物保护机构“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成立。1980年,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成立,标志着中国文保行业初具规模。

图片

1949年,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成立

图片

1958年,甘肃省博物馆杨永清修复鸟类标本

图片

1978年,敦煌研究院李云鹤修复壁画

图片

1980年,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成立

  “慧眼”,讲述文物科技创新中知识生产能力强劲的一个内容。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敦煌藏经洞的纺织品,集合了丝毛棉麻四种天然纤维,敦煌实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马首铜像原为清代圆明园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 X光透视显示,马首通体采用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各部位无分铸或焊接,顶部的鬃毛更是纤毫毕现。清皇帝对于“景泰”珐琅有着特殊情结,对清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炉采用X-CT等技术分析,结合珐琅釉色、款识的特征,推测其耳、口与足应是康熙时期填配,腹部由一件双耳和三足的器物改制而来。甘肃马家塬战国M16墓主陪葬大量金箔饰件、金臂钏、金腰带、银质鞋底以及汉蓝和汉紫珠饰, 经电子能谱分析可知,配饰金器纯度在64%—94%之间,为未经冶炼提纯的自然金。通过对乾隆年间的龙袍进行基于液质联用的染料分析,可知清代常用的染料有红花、槐米、苏木、黄檗、靛青、五倍子等十余种,这些染料通过套染工艺,真实还原了清乾隆年间宫廷服饰的染色色谱。通过多光谱调查,原位无损地鉴别出敦煌壁画层位结构和青金石、密陀僧、氯铜矿、朱砂、铅丹等矿物颜料。我们用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有机残留物分析,在汪沟遗址瓮棺中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丝绸,在距今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发现了最早作为胶黏剂的大漆。上山遗址的稻谷遗存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驯化初始证据,据C14测年可知,一万年前,水稻在中国最早开始被驯化。

图片

微观:敦煌藏经洞出土纺织品,丝毛棉麻,华戎所交

图片

透视:圆明园马首,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统一


图片

明鉴:乾隆的景泰情结

图片

明鉴: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M16,自然金

图片

明鉴:乾隆色谱,中国传统色

图片

明鉴:敦煌壁画颜料的多光谱分析,原位无损

图片

识痕: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有机质残留物分析(最早的漆,距今8000年,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独木舟)

图片

时空:基于同位素技术的测年(左图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贝壳,距今8000年;右图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稻米,距今10000年)

  “巧手”,讲述的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以中国文化底蕴为依托,发展出适合于中国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使文物重获新生。距今1600多年、有“中国石窟鼻祖”之称的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采用探地雷达对石窟壁画进行探测发现壁画是重层壁画,下层绘有北凉时期胁侍菩萨,上层绘有元代胁侍菩萨。2000多年的秦始皇帝陵紫衣御手俑,陶体原本施有明快艳丽的彩绘,由生漆底层和矿物颜料组成,颜料中含有人工合成的“中国紫”,主要成分为硅酸铜钡(BaCuSi2O6),在自然界未被发现,出土后生漆底层因失水而产生剧烈变形,随即卷曲起翘进而造成彩绘脱落,通过修复,出土时一堆残片恢复旧颜。出土于内蒙古草原的北魏毛领皮衣,距今1600年,毛领来自貂,皮有鹿皮、牛皮等,经皮革回软技术,成功恢复其原有形制。体量巨大的成都战国早期精美漆床在出土时,45个构件散落于多具船棺中,经修复拼装,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复杂的漆床得以复原。秦始皇帝陵出土的石铠甲,上有青铜卡缀,为含锡6%左右的锡青铜,热锻成形,出土时,石甲衣破损、层解严重,出土后采用套箱提取、分层分片提取等保护修复,再现秦代铠甲的形制。大唐公主李倕的冠饰,对散落的500多个构件进行逐层清理、记录,其复杂的结构得以完整揭示并复原。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原为故宫符望阁內檐装饰,为绢本设色山水画,属清宫旧藏,该贴落绘于宽幅280厘米的画绢之上,画绢下托有一层命纸和两层背纸,经过修复后大为改观。出土于成都老官山汉墓的简牍,采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已释读文字约两万,包含六种医书和一种法律文书,有数支简有“敝昔曰”字样,“敝昔”即“扁鹊”,被认为是失传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是中医发展史的重大发现。

图片

图片

土:秦始皇帝陵紫衣御手俑

图片

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北魏毛领皮衣,69块皮

图片

木: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葬出土漆床,45个构件,历时8年

图片

石:秦始皇帝陵陪葬坑出土石铠甲

图片

金:陕西唐代李倕冠饰

图片

竹: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

  “芳华”,车舆制造、彩陶烧制、丝织印染等传统工艺就是历史上的高科技,对文明形成与进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自2006年开始,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了大量车舆,为中国古代车辆的发展、演变的研究及复原和复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2019年,基于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四台织机模型,利用这类多综提花织机的织造技术复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完整复原汉代提花织机及其提花织造技术体系,即“汉机织汉锦”。

图片

“五星出东方”汉锦复原

  “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从传统“抢救性”保护向现代“预防性”保护转变。目前,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稳定洁净”的预防性保护理念。研发了环保高效的新型植物源消毒材料、无酸纸。作为文物工作重要物质保障的文物保护装备领域,也走上了文物科技与专用装备的融合之路。

图片

图片

环境监测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通过三维插值算法建立展厅环境、展柜内部的立体场分布图,实现智能调控

亮点:举重若轻的知识传播

  如何举重若轻将这些繁密晦涩的知识点传播出去,是策展的难点和亮点。要从基础研究、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国产装备几个要素来加强知识传播。

  “万年永宝”展览中首次大规模展示科学标本库和数据库,这是核心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已颁布54项可移动文物保护技术标准。展览中出现大量原理图,在分子层面展示基础研究成果。预防性保护中所涉及的各层次环境因素进行直观展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装载有丝素蛋白抗体,能对丝绸残留物进行敏感快捷特异的识别,已在三星堆祭祀坑获得良好应用。薄荷醇临时固型技术,利用薄荷提取物及其在室温下的挥发性,将其作为考古出土文物提取时的临时固型材料,具有新型绿色安全、可控去除等优点。华为AR地图,基于华为河图(Cyberverse)技术构建,在展厅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与交互体验。目前,国内众多博物馆建立了文物保存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和恒温恒湿净化过滤系统,并实现智能调控。

图片

  “万年永宝”图录是展览的最终沉淀。连续11场的每周日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系列专家讲座,为各门类的馆藏文物提供解读。首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志愿者讲解,也可以加强知识传播的力度。

图片

  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与时代同步,映射出中国从积贫积弱到欣欣向荣的百年巨变,正是“文物映耀百年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文物保护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文物科技创新在理念、技术、方法等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Copyright © 2020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0038868号-1 技术支持:智联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