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机构
历届理事会
分支机构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协会党建
协会党委
党建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动态
协会动态
行业要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其他工作
学术平台
会议报名
培训报名
资料中心
万年永宝展览
青年强会
青年论坛
第一届青年论坛
第二届青年论坛
四十华诞
发展历程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
回顾与展望
影像记忆
历届名单
会员中心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系统
会员动态
管理规定
首页
>>
论文集
目录
1-序言-陆寿麟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发展文保科技事业——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上的讲话-童明康
3-峨眉山市元代古建筑飞来殿落架维修及香殿搬迁工程-王小灵
4-剑州白塔病害及整治技术方案研究-王小灵
5-浚县天宁寺大佛渗水病害治理与摩崖题刻的保护-李中翔
6-幽居寺“赵郡王高睿修寺”碑防风化加固保护技术-雷金铭
7-仙佛寺摩岩造像保护工程勘察报告-吴晓
8-为六朝道路“搬家”-汪桔生
9-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防水与加固保护研究-周环、张秉坚、李最雄、王旭东
10-皇家藏书楼——杭州文澜阁建筑特色浅析-陈慧珉
11-山旺化石的采掘保护与修复-衣同娟、宫德杰
12-吐鲁番出土雕塑的修复与保护-姚书文
13-壁画揭裱随笔-窦淑梅
14-曲阜柴峪汉墓出土漆棺画的分析保护研究-吴双成、李振光、王磊
15-揭取的库伦辽墓壁画搬迁中的保护-刘文兵、钱芳
16-涿州元代墓葬壁画的保护技术研究-张月峰、雷金鸣
17-仿釉涂料在古瓷修复中的应用——蒋道银、罗曦芸
18-元素成分分析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何文权、熊樱菲
19-彩绘秦俑清理方法实践-兰德省
20-云南青铜器保存现状及对策-沐蕊
21-一件商代青铜鼎的保护与修复-赵秀玉
22-浅谈出土和馆藏铁器的保护-姜晓光
23-四人缚牛祭祀扣饰的修复-陆静杰
24-丝织品文物霉斑清除研究-田金英、王春蕾、杨菁
25-古代丝织品及相应生产工具的探讨-罗群
26-广东东莞出土明代丝绸文物的修复与保护-潘慧琳
27-南昌明宁靖王妃墓出土纺织品平金线的SEM分析-周旸、汪自强
28-清代“缂丝道袍”工艺特色及修复的介绍-楼淑琦
29-古墓中出土纺织物的清理与保护研究-吴顺清、陈子繁、吴昊
30-黄羽毛纱伞的保护与修复-王允丽、王方、张旭光
31-全色时选择光源的感受——小议馆藏书画装裱应注意的问题-左国平
32-古代书画装裱工序——贴折条-汪自强
33-对《日寇暴行实录》一书与《重庆留法勤工俭学》文献的复制技术与技巧-左国琼
34-“意旨”的修复与保护-谢俭华
35-新征徽州木雕的保护与保管-贾德芳
36-清道光廿三年万斤铁炮车炮架的复原研究-万俐、张永庆
37-探究用聚乙二醇处理饱水古代湿木色泽变化的原因-赵桂芳、嵇益民、马菁毓、杨淼
38-干燥冷藏照片材料-张晋平
39-博物馆历史照片资料的管理及其使用-肖时跃
40-博物馆内二氧化氮检测方法研究-罗曦芸、刘洪来
41-传拓技术中应注意的文物保护问题-刘爽
42-三种植物精油与敌敌畏协同使用对烟草甲的毒性增效试验-王春、刘智
43-浅谈基层文博单位文物藏品虫害及其防治-毛志平、曹盛葆
44-关于霉菌调查工作的几个问题-王春蕾、田金英
45-文物除尘方法研究-王允丽、曲亮
46-利用α-淀粉酶去除17世纪绣片上的淀粉污迹-周旸
47-古建维修中砖地面改性桐油钻生试验研究-甄广全、李婵娟
48-考古木材的变色与脱色研究-张金萍
49-气象环境监测与室外文物保护-杨菁
50-有机硅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研究-柳振安、石志敏、倪斌、韩冬梅、郭广生
51-关于长链烷基烷氧基硅烷保护砖石土质文物的应用问题-甄广全
52-浅谈博物馆的搜集工作-高薇
53-医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叶启晓
54-由“乾隆大阅甲”的保护处理谈文物的修复标准-王方、王允丽
55-展柜购置的科学-张晋平
56-欧洲文物保护高等教育概况及对我国发展文物保护高等教育的借鉴-孙飞鹏、李家骏
57-对宁夏地区文物保护的实践与思考-何惠琴
58-上海公安博物馆文物藏品分类研究-王辉
59-文物古迹中开发园林景观的思考-黄槐武、兰日勇
60-浅谈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临朐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管理-孙秉明、宫德杰
6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宁夏文物事业-宋玉军
62-功在千秋创伟业 文物保护谱新篇-蒋惠民
63-如何做好文物藏品的保护工作-孙瑛
64-从10种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发展-钱俊龙、熊樱菲、潘小伦
65-石鼓与石鼓保护-霍海峻
66-后记-李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