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机构
历届理事会
分支机构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协会党建
协会党委
党建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动态
协会动态
行业要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其他工作
学术平台
会议报名
培训报名
资料中心
万年永宝展览
青年强会
青年论坛
第一届青年论坛
第二届青年论坛
四十华诞
发展历程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
回顾与展望
影像记忆
历届名单
会员中心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系统
会员动态
管理规定
首页
>>
论文集
目录
1-序-方勤
2-云阳李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的保护修复-赵雄伟、凡小盼、温小华、赵卓
3-山东蓬莱水城出土铁锚病害分析与保护处理-成小林、胥谞、赵鹏
4-张家川回族博物馆藏方形错金铁牌饰的保护-张春静
5-简析微生物对海洋出水文物的影响及治理办法-张晓珑
6-中药枇杷核用于纸质文物清洗的初步研究-张玉芝
7-馆藏圣可禅师行书卷纸张研究及保护修复简介-周理坤、杨军、牛伟宏、左训
8-对一幅馆藏清代书画旧裱的探析-曹晋
9-新余市博物馆书画藏品的保管与保护-章国任
10-张宗苍《 云澜剑阁图》 复制工艺探讨-王赫
11-馆藏张大千粉本绘画的保护-杜少飞、文金梁
12-故宫《 院藏古书画、 古籍病害分类及图示》 的制作与使用-王璐
13-对修复古旧书画中贴折条的利弊分析-朱庆贵
14-重庆大学“六一” 事件后援会宣言等4件馆藏一级文物结构与成分的分析研究-颜毅、何方、刘婧雨、王春
15-邗江西湖胡场20号西汉墓出土木漆器腐蚀状况分析与保护前处理-王子尧、靳祎庆、张杨、刘柳
16-清宫藏镶嵌玉石文物中一对“紫檀嵌铜玉镂雕福寿长方盒” 的修复探讨-孙鸥
17-使用Paraloid B-72作为陶质文物粘接隔离层的可再处理性评估-窦一村
18-湿热老化对不同鞣制工艺皮质样品物理性能影响的研究-张晓岚、张恒金、梁鸣、周双林
19-国外皮质文物保护研究概述-张杨
20-智化寺蒲团的保护与修复-杨志国
21-“清人画乾隆帝普宁寺佛装像” 唐卡的病害研究-方小济、张蕊、孔艳菊
22-紫檀边框屏风漆艺部分的研究与保护-王晓军
23-几种加固和防水材料控制土体盐结晶破坏的初步试验研究-周双林、杨琴、郭青林、王旭东
24-考古发掘现场出土脆弱遗迹提取方法研究述评-容波、周珺、刘成
25-黄河流域砖石古建筑风化性能评价-汤永净、邵振东
26-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防风化材料性能研究-金柏创、张旭、李晶
27-“三游洞” 摩崖题刻风化状况的研究-杨毅
28-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破坏或保护作用的探索性研究-张秉坚、石美凤、马易敏
29-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地铁建设中的古建筑保护-李明、汤永净、邵振东
30-古建筑彩画现场勘测技术研究-曹振伟
31-符望阁原状复原研究-李越
32-新型白蚁自动检测设备在故宫博物院等古建领域的应用研究-齐飞、倪斌、李超、简政荣
33-清康熙朝之后英华殿一区建筑存毁年代研究-王丛、李越
34-北京智化寺智化殿壁画保护修复实施中的思考-任亚云、杨志国
35-山西博物院馆藏墓葬壁画保护与展存概况-胡文英、任海云
36-武汉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文物锈蚀产物初步研究-江旭东、夏建建、罗莎、胡涛
37-辽代契丹族青铜制作技术管窥——通榆博物馆馆藏两件辽代青铜面具的科学分析-刘文兵、崔剑锋
38-基于氨基酸分析的光老化丝织品保存现状评估-郑海玲、周旸、贾丽玲、吴子婴、赵丰
39-四川屏山县万寿寺壁塑制作工艺与材料分析研究-赵凡、谢振斌、姚雪
40-泉州湾宋代海船船木的盐分检测与分析-费利华、沈大娲
41-谢家桥1号汉墓出土丝织品白色污渍的分析-陈华
42-广西民族博物馆霉菌调查与分析-廖晓迪、郑琳、李思明
43-7种植物精油对青霉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唐欢、周理坤、范文奇、王春
44-复合调湿材料在馆藏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进展研究-马越
45-文物保护上几种常用无酸材料的初步分析-张慧敏、周理坤
46-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看生物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谢燕、潘小伦
47-浅谈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毛芳
48-风险管理在藏品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以青岛市博物馆为例-纪金辉、胡可佳、张海燕
49-谈秦汉至唐时期马尾的绾结-刘义茂
50-浅谈云锦木机妆花纱的传承与发展-张巧雪
51-故宫藏典籍档案的保护征集-赵凯飞
后记-王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