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世纪二十年 >> 详情

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0-10-27

建言献策——配合国家发展规划,承担政府职能转移

本时期国家开始研究、制定我国科学与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也考虑了我国文物科技工作的相关内容,这一点对于我们文物科技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科协系统为国家科学与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了多次科学家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我会理事长陆寿麟针对文物科技工作谈了三点想法:第一是社会上的一切物质材料只要被人们所利用,赋予它历史价值,它都可能成为文物,所以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会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所有学科无论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或者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包括艺术美学,在文物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中都有可能、都可以发挥它的作用,文物保护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所有的学科、所有的领域都能为文物科技做工作。第二层含义是文物科技工作与整个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它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随着整个社会科技的发展而进步的。因此国家在制定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过程,对我们文物科技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密切相关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说,文物科技虽然在整个国民经济、整个科技领域中是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文物科技的发展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文物科技的发展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间,我们文物科技工作也应该有所考虑,应该赋予所应有的地位, 因而引起了我国科技界足够的重视。

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要对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民间团体将更多地参与到政府职能转移的工作中。国家文物局为强化管理、推动职能转变,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开展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管理工作。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由于在全国文物保护领域具有最全面的专家资源和良好的工作软硬件条件,自2014年起承接了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承接任务后,由协会秘书处组织开展具体工作,首先通过借鉴与征询的方式,建立了符合条件的各领域专家资源库,并完善随机抽取专家的相关软硬件条件,根据项目性质和文物材质对报审方案进行整理、分类,整理材质和材质相近的方案集中召开专家评审会。2014年-2016年组织专家近4000人次对1131个文物本体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项目立项材料进行评审。

2018年起,随着行政职能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的要求,国家文物局仅保留了一级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含文物拓印和复制)的审批。协会通过抽取专家库专家函审、秘书处整合专家意见的方式进行了评审,2017年起至今对169项一级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含拓印和复制)进行了立项评审,圆满完成了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任务。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我会完善了自身的组织机构与规章管理制度,提升了服务与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的能力,为今后协会工作的发展与改革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也为协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