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7
兼容并包——构建中国文保修复技术体系
到90年代初,我们在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和传统保护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方法,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经过自己的研究实践,对各种材质的文物,包括古建筑、石窟寺、土遗址、壁画、彩画、金属文物,饱水漆木器、糟朽霉变的纸张、纺织品、书画等,基本上都有了一些针对病害的相应的治理办法,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整理了关于古建筑修缮和保护,石窟寺保护,金属文物的腐蚀与防护,纺织品、纸质文物保护,饱水漆竹木器脱水、定型、加固、保护等比较完整的资料,积极构建具有中国自己文化特色的文保修复技术体系。
我们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应该在以保护、体现文物价值为核心的理念指导下,建立起自己一系列的保护原则和技术方法,我们的任何保护、修复手段都要尽量避免对文物及其价值造成伤害和损失。根据东方文物保护的理念,我国为文物保护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方针,指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为文物创造良好的保存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尽量不要对文物本体进行干预。因为我们对本体的任何干预措施都有可能对文物及其价值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只有在迫不得已,也就是处于濒危的情况下,在文物实体无法正常保存的情况下,才采取修复和保护处理的干预手段。一旦需要干预,就应该采用最为可靠、最为有效的方法,并尽量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尽量减少对文物价值造成伤害,保证文物“原真的”保存下来。总之,我们中国的文物研究工作者和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理念和传统工艺技术的特色,真正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方有可能同西方发达国家平等对话,共同交流,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