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2024年11月2日至4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上海博物馆主办,得到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协办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企业的近百名代表参与。
11月2日晚上,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委会举行了换届会议,经过推选,来自全国文物科技检测技术研究领域的22名代表组成了第二届委员会。
11月3日上午,学术交流会的开幕式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秘书长、故宫博物院文保标准部主任曲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校长李梅三位嘉宾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开幕式由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黄河主持。
曲亮秘书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专委会自改组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这些成果为推动我国文物保护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他对新一届委员会的未来发展表达了殷切的期望。
陈杰副馆长在会议中提到,通过本次学术交流会议的举办,进一步促进全国文博单位、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共享,激发创新合作,从而为文物科技检测与保护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这样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文物保护技术的进步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梅副校长在开幕式上向所有与会人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及其特色。她表达了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并展望了未来学校与各文博单位之间在人才培养和深度合作方面的美好愿景。
学术交流会开幕式
本次学术交流会共设五场报告,来自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奉贤博物馆、北京大学、首都博物馆、北京科技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重庆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等30位专家学者先后从各自学科专业角度,围绕文物分析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可移动文物及不可移动文物检测与评估、考古研究中的科技应用等议题作相关学术报告。
与会代表们积极交流分享前沿分析检测技术在文物考古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共同发展,为文物价值认知、修复保护利用及考古发掘、研究阐释等方面提供了科学支撑,进一步加强了科学检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联系。
第一场大会报告
第二场大会报告
第三场大会报告
第四场大会报告
第五场大会报告
在会议期间,共有17位学者通过海报展示的形式,向与会者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经过参会人员的投票评选,最终有6名学者荣获优秀海报奖。这一环节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也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分享,增强了会议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获优秀海报奖代表合影
会议圆满结束后,参会代表们集体前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参观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9年12月正式成立,其改组自“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技术专委会”,并以上海博物馆为依托单位。专委会致力于将现代分析检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文物保护事业,为广大文物考古从业人员搭建起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共享科研成果和经验,推动分析检测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在新一届专委会的带领下,协会将秉承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深化遗产保护中的研究与利用,为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大会合影
供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