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2024年11月2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博物馆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协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黄继忠,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秘书长、故宫博物院文保标准部主任曲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以及来自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20家机构的26名专家学者出席。
会议现场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代表专委会依托单位发表致辞,他回顾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的发展历程,对近年来专委会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黄继忠副理事长代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对专委会表达了诚挚的支持和殷切的期望。他提出,未来各专业委员会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文保技术协会的互动中,希望各专委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曲亮秘书长对专委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建议专委会发挥更好的学术团体作用,细分研究 领域,加强文物标准化研究工作,并注重培养青年工作者,为文物保护技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熊樱菲代表上一届专委会汇报工作情况,她系统总结了自2019年专委会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工作,包括组织学术会议、推广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的努力月成果。这些汇报为专委会的未来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
陈杰副馆长致欢迎词
黄继忠副理事长致辞
曲亮秘书长致辞
专委会成功举行了第二届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在换届工作小组的精心组织和严格遵循选举规定与要求下,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文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22位从事文物分析检测技术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被推选为新一届委员会成员。会议选举了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丁忠明担任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选举崔剑锋、雷勇、熊樱菲、杨军昌为副主任委员。此外,夏君定、张秉坚被聘请为新一届专委会顾问。新一届专委会组织机构的成立,为专委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仪式上,黄继忠副理事长和陈杰副馆长分别为新当选的委员和顾问颁发了聘书,标志着专委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式成立,为专委会的未来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颁发聘书
新一届委员会对专委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会议中,专家们就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新任主任委员丁忠明在会上总结了专委会的工作重点,并表示在新一届任期内,将坚守专委会的宗旨与使命,强化团队建设,引入应用型新技术,推动专委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专委会将始终铭记初心,为促进文物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更名。专委会致力于运用各类分析测试技术,开展文物价值认知、保护修复、考古发掘等工作。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中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这一核心议题,为从事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专业的交流合作平台。专委会将积极组织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技术推广、专业咨询等工作,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先进、成熟的分析测试技术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的应用。
主任委员:丁忠明(上海博物馆)
专委会顾问: 夏君定、张秉坚
副主任委员:
崔剑锋(北京大学)
雷 勇(故宫博物院)
熊樱菲(上海博物馆)
杨军昌(西北工业大学)
委 员:
陈潇俐(南京博物院)
成小林(中国国家博物馆)
崔剑锋(北京大学)
丁忠明(上海博物馆)
范安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韩 婧(上海大学)
何秋菊(首都博物馆)
江旭东(湖北省博物馆)
雷 勇(故宫博物院)
李青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马 丹(浙江省博物馆)
马菁毓(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王 荣(复旦大学)
王云鹏(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
魏书亚(北京科技大学)
夏 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熊樱菲(上海博物馆)
杨军昌(西北工业大学)
张 欢(广东省博物馆)
张 晖(浙江大学)
张雪雁(故宫博物院)
钟年丙(重庆理工大学)
专委会秘书:
王恩元(上海博物馆)、朱逸冰(上海博物馆)
供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