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动态 >> 详情

石峁遗址保护科技会议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

发布时间:2024-10-23

2024年10月19日,“石峁遗址保护科技会议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陕西省文物局指导,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上海大学原党委书记罗宏杰教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铁付德、周旸,以及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上海大学、西北大学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扬出席本次会议。

专委会在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推选了来自全国各地考古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从事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研究的33名科技工作者组成了新一届委员会。会议选举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赵西晨研究员兼任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选举产生7名副主任委员、24名常务委员组成领导机构,推举秘书处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李建西研究馆员任秘书长。专委会同时邀请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杜金鹏研究员任主任。

P1.jpg 

会议现场

会上,第一届主任委员杜金鹏回顾了专委会的发展历程,并希望继续推动考古与文物保护从“背对背”到“面对面”的有机融合,致力于考古与文物保护一体化建设。新一届主任委员赵西晨首先感谢第一届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新一届委员会将立足于文物遗址保护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动学术交流,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知识融合,提升价值阐释。

王旭东理事长指出,专委会经过近10年发展,为中国考古、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专委会的发展。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与文物保护工作者一起心怀历史使命感,致力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科学保护、规范管理和价值深挖,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P2.jpg

专委会成员合影

石峁遗址保护科技会议同期举办。邵晶研究员、罗宏杰教授、张正模副研究馆员、孙满利教授、邓宏高级工程师五位专家学者分别做《石峁遗址考古概述》《盐害形成机制与防控》《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监测与预防性保护-以莫高窟为例》《石峁皇城台遗址保护加固技术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系统初探》的报告。与会专家就石峁遗址保护问题交流发言,建议做好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的同时,要重视文物保护及遗产价值挖掘的协同推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石峁遗址目前面临的最急迫问题是遗址结构稳定性和大气降水及相关冻融现象,其次是本体风化控制、保护材料研选、监测体系建设、气象数据预测、病虫害治理等问题,并就上述保护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扬对各位专家对榆林文物保护事业的关注表示感谢,榆林市政府与神木市政府将结合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编制石峁遗址整体性保护方案,整合现有资料加快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步调,积极推动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保护并展示利用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分支机构,成立于2015年,现依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设立秘书处。专委会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按照《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章程》的规定,团结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工作者,研究该领域的保护技术理论和保护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

 

 

图文:李建西 高登峰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