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动态 >> 详情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在敦煌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4-10-21

P1.png

2024年10月16日至19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在敦煌顺利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承办,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石窟与土遗址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建筑安全检测鉴定与抗震评估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甘肃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白坚,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王彦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主持开幕式。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周宝中,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奚三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常青,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原理事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李化元,以及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届理事会部分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理事等。本次年会以“科技支撑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为主题,来自全国各文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的近500名代表参加会议。

P2.jpg 

开幕式现场

王旭东理事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学术年会自2001年在苏州第一次举办至今,不仅见证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在理念、原则以及方法技术体系方面的日臻成熟与完善,更深刻见证了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成长与进步的历程,已经成为了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交流学术心得、展示学术成果、探讨学科发展的重要舞台。他指出,当前我国在文物保护事业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是数代文物保护工作者不懈努力、持续奋进的成果,更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深切关怀与坚定支持的体现。他强调,学术年会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学科发展、促进知识创新、发现和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机制,并就如何开好学术年会作出要求。

 P3.jpg

王旭东致辞

赵声良书记表示,敦煌研究院建院80年来,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推广应用为目标,构建了我国古代壁画病害综合防治体系和干旱环境土遗址保护体系,探索总结出了系列文物保护“敦煌经验”“敦煌标准”和“敦煌模式”。他指出,本次年会的主题深刻体现了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新使命,敦煌研究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系统思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合作交流,努力将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P4.jpg

赵声良致辞

白坚巡视员表示,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党和国家的关心重视下,甘肃省守正创新,“建平台”“抓项目”“强人才”“重转化”,一体推进文物的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创新性发展。她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物保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次年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和学习机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敞开胸怀、畅所欲言,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前沿技术,共同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智慧力量,为甘肃文物保护事业建言献策,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P5.jpg 

白坚致辞

王彦群书记向年会开幕表示诚挚祝贺,他指出,何以敦煌,蔚为大观,中国版图上,敦煌始终吸引着世人目光。穿过千年岁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汇集业界泰斗,发扬工匠精神,用科技同文物对话,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指导下,敦煌文物必将焕发新活力,敦煌文化必将绽放新光彩。

 P6.jpg

 王彦群致辞

17日上午开幕式后,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常青,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杜晓帆,分别以《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古典建筑折曲屋顶由来的图像类比推演》《多重价值视角下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为题作主旨报告。本次年会共设有一个主会场和五个分会场。主会场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为与会者提供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五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可移动文物分析检测与研究”“石窟与土遗址保护新材料与新技术”“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创新”“不可移动文物勘察与评估”以及“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与文物保护技术装备”等核心议题,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通过论文征集、专家评审等方式,选拔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17日下午,浙江大学教授张秉坚,东南大学教授李永辉,兰州大学教授谌文武,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罗武干,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马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丽,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于宗仁,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李丽,清源(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张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梁宏刚等10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支撑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主题作大会主会场报告。

P7.jpg 

主会场现场

18日,五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共有73位专家学者围绕不同议题在各分会场作学术报告。同时,还有25位学者在会议期间作海报展示。

P8.jpg 

第一分会场现场

P9.jpg

第二分会场现场

 P10.jpg

第三分会场现场

 P12.jpg

第四分会场现场

 P13.jpg

 第五分会场现场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自1980年成立至今已有44年历史,伴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在促进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以及人才培养、科学普及与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年会是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成立后举办的第一次学术年会,大会共收到580余份报名信息和230篇论文投稿,显示出学界对文物保护领域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于2001年在苏州成功召开,在过去的二十三年间,协会以平均每两年一次的频率成功举办了十二次学术年会。作为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年会已经成为了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交流学术心得、展示学术成果、探讨学科发展的重要舞台。未来,协会将继续秉持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全国性协会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文物保护领域内的多元化、高层次学术交流矩阵,强化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之间沟通桥梁与纽带的功能,为推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迈向新的高度,作出更为显著和深远的贡献。

 P14(1).jpg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