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动态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讲座纪要08 | 吴来明: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国实践与发展趋势
协会动态 行业要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其他工作

讲座纪要08 | 吴来明: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国实践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07-29 来源: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2021年7月14日下午,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吴来明研究馆员在首都博物馆多功能厅带来主题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国实践与发展趋势”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系“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第八讲。讲座由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张凌主持。

图片

吴来明研究馆员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内容是“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中“永宝”单元的充实与延伸。吴来明先生从预防性保护理念、馆藏环境与保护的关系、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典型案例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为现场观众展示了中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解读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发展方向。

一、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及其发展

  预防性保护的思想与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古人的智慧中皆有体现,是中国最为传统的预防疾病、预防物件损坏的思想和方法。例如,出自于《黄帝内经》的中医理论精髓“不治已病治未病”,体现的便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为防止储藏的简牍、帛书发生霉变或被虫蛀,古人会采取定期通风、晒晾的方法进行预防性保护保养;中草药防虫防霉也是常见的预防性保护手段。作为专业术语,“预防性保护”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在1930年意大利罗马召开的一次国际艺术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当时主要是指温湿度控制。1963年,意大利学者布朗迪(Cesare Brandi)在《修复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预防性保护优先原则”,他认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和优先的原则,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的效果极大地优于在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性修复。这一理念得到了ICCROM(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的支持,从1970年代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博物馆间推广。目前,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已经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和首选策略。

  随着认知的逐步发展成熟,国际上对于预防性保护概念有了相对统一的表述。根据《ISO/TR 19814: 2017 信息和文献——档案馆和图书馆的馆藏管理》的定义,预防性保护是为避免和减缓可能发生的劣化、损坏和损失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注:通常是间接的措施或行动)。该定义包含两个特征:一是以避免和减缓藏品继续损害为目标,二是措施和行动是间接作用于本体周围环境。

  我国文物保护行业技术标准《WW/T 0066-2015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编写规范》中对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表述为,通过有效的管理、监测、评估、调控,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使文物处于一个“洁净、稳定”的安全保存环境,达到延缓文物劣化的目的。强调从源头控制各种环境因素,温湿度控制以湿度控制为优先,以及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采取不同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二、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保护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主要是指收藏和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的相对封闭空间的总体,可分为微环境(展柜、储藏柜、囊匣等)、小环境(展厅空间和库房)、大环境(博物馆建筑空间)、室外环境(建筑以外的空间)。与室外文物的保存环境不同,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具有环境空间小、影响因素特殊、作用浓度低、管理要求高的特殊性,因此在环境质量控制,监测手段、检测方法和技术装备的研发等方面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对策。

馆藏文物科技保护是一门由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多学科相结合的应用性科学,要应用各种科学、技术和工艺手段,对藏品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保护修复处理、实施预防性保护,达到长期保存文物实物资料,尽可能永久传承人类文明发展史料的目的。

  其中,文物检测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文物价值研究和信息提取、文物病害评价与机理研究、检测分析仪器与方案研究三个方面。保护修复工作包括藏品缺损修补、病害去除、保护修复工艺和材料研究。

  文物预防性保护主要是基于对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测预判,在各种破坏影响发生之前或之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避免或减缓文物劣化损失。主要内容包括博物馆建筑和布局、环境质量监测评估、环境风险应对调控、文物日常保养维护、文物保存设施设备以及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六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风险管理工程。

图片

文物预防性保护的主要内容

三、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吴来明先生在本节中首先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探索历程。我国早期的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主要是围绕改善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博物馆开展了灯具和玻璃防紫外线、防虫防霉等工作。预防性保护的系统性研究,主要是在“九五”至“十三五”这5个五年计划期间,经历了近25年的“探索、准备、研发、示范、拓展”,从摸清家底、开展小课题、设立科研基地、开展科学专题研究、开展“预防性保护”示范到拓展预防性保护的范围,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取得快速发展。

图片

近年来预防性保护取得的重要进展

  随着预防性保护研究逐步推进,发现文物的自然劣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保存环境的影响。有的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劣化,但更多是多种因素复合导致的结果,对于环境因素对于文物劣化的作用机制目前仍在研究当中。可以确定的是,当文物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中时,病害发生几率相对较小,材质劣化的速度将趋于缓慢。

  随后,吴来明先生从环境致害机理、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控制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在预防性保护中取得的重要进展。首先对于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已经产生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比如针对博物馆选址、功能布局、建筑材料、建筑防震、交通振动等方面研究成果已被正在研究制定的《博物馆建设标准》采纳;自主研发的文物防震技术,形成全球第一部“博物馆防震”技术标准;以无线传感实时监测系统为主,附以便携式仪器、采样分析等的离线检测方法均形成标准;此外,文物展柜密封性检测评价技术也已形成国家标准。

图片

展厅、库房恒温湿净化过滤系统

  另外,一些新型环境控制技术的研发,提高了文物在收藏、展示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比如新的藏品消毒技术蒜素化合物熏蒸消毒剂、植物提取物消毒剂取代传统溴甲烷、环氧乙烷等气体熏蒸消毒技术;建设展厅、库房恒温恒湿净化过滤系统,为文物营造“稳定、洁净”小环境;对组合环境监测、湿度调控、网络管理、密封性高的智能文物储藏柜或氮气储藏柜的研发,避免了环境因素波动对库房文物产生的影响;针对兵马俑博物馆等遗址博物馆面临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物、微生物等病害的危险,研发“空气幕”阻隔技术与装备;示范搭建“全国博物馆环境监测三级平台网络系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监测、预警、评估方法。

  同时,由国家文物局和工信部在2013年8月份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合作协议》,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尤其是智能化环境监测、调控、储藏、养护等专用装备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逐步应用,极大推进了我国预防性保护技术产品化水平。

四、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案例

  吴来明先生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奇迹天工”文物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物展馆环境监控、法门寺佛指舍利、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舍利的微环境控制、莫高窟无线传感环境监测系统、“竹镂文心”竹刻展文物微环境监控等5个环境监控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文物在不同环境下对于环境的监测内容和控制要求也是不同的。


图片

莫高窟无线传感环境监测系统

  通过上海博物馆的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案例,吴来明先生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这些监测数据做出环境调控的决策,如监测到展厅温湿度波动较大,可以考虑在展厅进出口处设置一个缓冲区;根据监测数据展厅内CO2浓度到下午2点左右达到最高,如果超过了预定的游客承载量,就应及时采取疏散和限量措施等。此外,基于博物馆环境监测的数据,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关闭温湿度调控设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五、发展趋势:基于风险管理的文物预防性保护

  吴来明先生结合“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发示范”项目探讨了预防性保护的发展趋势。由于预防性保护和风险防控理论有着共同的基础和相同的特点,因此相对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能指引预防性保护的发展方向。

  当前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中仍存在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缺乏、监测系统呈现孤岛状态、监测数据发掘利用严重不足、环境调控技术需求提高等问题。吴来明先生通过乾陵唐代陶俑表面析盐的案例,从致病机理、风险指标、风险分析评估、风险预防措施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要从理论与体系、技术与方法、转化与集成以及调控新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建立风险指标管理体系,形成风险分析技术,开发风险控制系统,实现网络数据集成,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构建我国预防性保护风险防控的机制。

  最后,吴来明先生展望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未来方向,一是提升风险评估、预警以及决策的精准性,二是在“环境稳定控制”的基础上,将“环境净化”作为新的技术发展点,三是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撰稿人:邹非池

Copyright © 2020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0038868号-1 技术支持:智联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