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动态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讲座纪要05 | 张金萍:文物修复的“度量衡”
协会动态 行业要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其他工作

讲座纪要05 | 张金萍:文物修复的“度量衡”

发布时间:2021-07-09 来源: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2021年7月3日,我会与首都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第五讲如期在首都博物馆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张金萍女士,作题为《文物修复的“度量衡”》的专题讲座。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主持讲座。 

image.png

张金萍所长讲座现场

image.png

社会各界百余名听众聆听讲座

  作为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常务副主任,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张金萍女士多年来致力于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的研究工作,出版图书《中国文物修复导则》成为国内第一本可移动文物类修复导则。本次讲座中张金萍女士以通俗易懂的讲授方式,结合国内纸质文物保护的工作实践,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语境下纸质文物修复的理念、科学认知和修复技术材料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以文物修复四则为基本遵循,六性为基本要求,正确掌握修复中的“道”的平衡使文物价值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张金萍女士首先介绍了文物修复与“度量衡”之间的关系。她谈到,文物修复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保护文物,也可能伤到文物,既有利也有弊。只有掌握好修复的“度”,控制好修复的“量”,平“衡”好各方关系,才能让利大于弊,才能使文物的真实性得到更好的保护,使文物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随后,张金萍女士介绍了我国文物修复的四项原则,即最小干预原则、最大信息保留原则、可再处理原则、可识别原则。并针对我国文物的特点与特性,对比西方文物修复原则。在讲座中,张金萍女士结合古书画修复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为观众阐述了四项原则在修复工作中的应用。以古书画清洗技术的选择为例,介绍了最小干预等原则的应用;以古书画和古折扇的修复方案制定为例,介绍了最大信息保留等原则的应用。

image.png

最小干预原则案例—淋洗法

image.png

最小干预原则案例—虹吸清洗法

image.png

最大信息保留原则案例—古书画修复

image.png

最大信息保留原则案例—古折扇修复 

  张金萍女士还提到,文物修复的四项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工作当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修复理念、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的认知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其次,张金萍女士介绍了文物修复中的六个维度,即“六性”。分别为经验性、专业性、科学性、规范性、艺术性、协作性。在书画修复工作中师带徒口述传承是经验性的体现;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个人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专业性的体现;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传统修复技艺相结合是科学性的体现;严格执行文物修复工作的规章制度是规范性的体现;书画装裱时作品颜色搭配、款式选择以及局部细节的处理是艺术性的体现;工作中修复师与各领域专家、科研人员的多方配合是协作性的体现。

image.png

经验性的体现

image.png

专业性体现

image.png

科学性体现

image.png

艺术性体现

  最后,张金萍女士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文物修复需要“度、量、衡”,掌握好修复的“度”,控制好修复的“量”,平“衡”好各种关系,才能让文物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与传播。应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度、量、衡”,需要以“四则”为基本遵循,以“六性”为基本要求。

  讲座结束后,张金萍女士还与现场的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并就有关纸质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等现场观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和说明。


撰稿人:韩知佑  




Copyright © 2020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0038868号-1 技术支持:智联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