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动态

NEW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第一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综述(下)
协会动态 行业要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其他工作

第一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综述(下)

发布时间:2021-01-25 来源: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2020年11月23日,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0年“第一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在故宫博物院召开。来自全国多家高校、文博单位、科研机构等50人参加了论坛。本次青年论坛共有12位青年学者作学术报告。

  上一期的推送中,我们总结了前六场报告内容,今天让我们来继续回顾后面的六场精彩报告。




image.png

刘祎笑  北京城市学院

报告题目:《古陶瓷修复——环氧树脂无机补配填料研究》

image.png

  报告人在陶瓷修复专业学习中产生了“怎样在大量的可用材料中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比例”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选择陶瓷补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文献梳理出了近50年陶瓷修复所使用的多种补配材料,然后分别对这些补配材料进行紫外光老化与湿热老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的条件下,补配材料中填料的占比越高老化越严重,色差变化越显著,而水晶滴胶型环氧树脂可减弱紫外辐射;在湿热条件下,补配材料中的填料刚好起到抑制老化的作用,环氧树脂受湿热影响,但随着所添加的填料在其中占的比例增加,材料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有效的降低了温湿度对其的影响,改变了老化的速率。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材料耐候性进行了排序,为陶瓷修复中补配材料的使用提供参考。另外,该研究还尝试以38种填料与水晶滴胶型环氧树脂混合,确定制作环氧树脂补配填料的比例,为未来的修复和研究提供依据。

  image.png对陶瓷修复使用的传统材料的科学化研究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实用性,工作量较大。

  image.png研究应给出明确的结论,凝练抽提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前可对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减轻工作量;研究应该遵循文物保护理论和原则,放宽思路,在传统材料和工艺方面,要既尊重传统,又挑战传统,这样才能使传统得到弘扬和发展。




image.png

谢嘉伟  故宫博物院

报告题目:《故宫乾隆花园蔴灰地仗彩画地仗层的保护与修复》

image.png 

  乾隆花园又称宁寿宫花园,迄今保留着乾隆中期至当代的彩画遗迹,上世纪经历了3次保护性修缮。本研究以不同历史时期蔴灰地仗彩画的地仗层为研究对象,以保护目的为指导路线,通过分析其材料特征、工艺特点、病害特征和历史上的修复手段,筛选出适宜不同时期、不同价值、不同历史修复方式的蔴灰地仗彩画的修复工艺和材料,并选取古华轩、遂初堂游廊及耸秀亭三处为实验点,选取聚醋酸乙烯乳液(PVAC乳液)、油满和陕西师范大学自行研制的桐油胶粘剂(命名为LT胶)三种粘接剂分别对这三座建筑的彩画进行修复实验,结果显示,聚醋酸乙烯乳液能够与木构上历史修复残留的聚醋酸乙烯乳液很好的粘接在一起,避免使用其它粘接剂对木构残留乳液清除进而对木构造成进一步伤害,但粘接不洁净的木材会与地仗灰层发生分层现象,且彩画表面溢出多余粘接剂会影响彩画外观;使用油满则不需要将地仗与木骨间灰尘清理特别干净,可以最大程度减小对彩画地仗的损伤,并且还能够回贴及加固地仗灰层(蔴、布层上下的灰层),但其干燥时间相对较长,油满种桐油的浓度较难控制,油性过大彩画表面颜色易变暗;桐油胶粘剂干燥时间相对一般油满较快,但粘接时容易造成彩画表面污染,并且未经过长期现场实验,缺乏有效的监测数据。

  image.png报告亮点:第一,结合乾隆花园蔴灰地仗层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修复,是工程实践中的研究保护,而不是只在实验室中的学术讨论;第二,针对性较强,对三个时期不同彩画地仗层做了基本调研、分析、评估和问题评价,并应用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第三,不同时期、不同保存现状的彩画选取了不同的地仗保护材料,并根据彩画的制作材料、工艺、环境、建筑物的功能等方面,最终确定保护修复方法。三个方向比较明确,思路清晰。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总体完成较好,研究具有科学价值。

  image.png乾隆花园是明清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处,应该深入对传统地仗材料使用油满的研究,报告中提到油满的三个缺点,实际上都不是油满本身的缺点,是可以通过研究实践克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复使用的白乳胶,经实践证明其效果并不好,既然它不是一个好的修复材料,并且不是原彩画的材料,建议在修复时应该去除干净后再根据研究情况重新选择新的修复材料;针对油满不足与高校合作开发改性油满,这种高等院校作分析检测、文博单位现场能够运用的合作模式是十分可取的,建议将为什么要在特定位置使用改性油满的原因交代清楚。

 



image.png 

谷岸  故宫博物院

报告题目:《利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解决有机质文物保护中的定量分析难题》

image.png

  有机质文物材质较为脆弱和敏感,易发生劣化和损伤,保护修复难度较大。同时有机质文物的成分通常比较复杂,检测分析难度大,现有技术无法完全满足需求,进一步增加了此类文物保护的难度。特别是无损定量检测方面,目前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制约了预防性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而近红外光谱主要由含氢基团的倍频与合频振动的特征吸收组成,其中包含大量有机分子的信息,且由于近红外光波长较短(780nm~2526nm),光纤传输效率较高,因此能够利用光纤探头方便、快速、无损对文物各个部位进行检测。由于近红外光谱比较复杂,一般需要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分析,以提取其中的复杂信息,实现准确的定量分析。本研究将近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技术相结合,通过标样光谱采集、光谱预处理、化学计量建模,实现了对漆器文物漆/油比例和纸张、丝织品文物老化程度的无损定量分析。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具有安全无损、信息丰富、定量准确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还发现,该技术与高光谱等新技术的结合能够从更高维度上拓展研究空间,有望解决更多的文物检测分析难题。

  image.png近红外光谱作为一种无损分析方法,近几年在壁画、颜料检测等各方面都有应用。以往纸张、丝织品文物老化程度的判定主要依靠经验、手感和显微观察这种纯物理的表征方式,选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文物老化这一方向选的很好。

  image.png分析化学作为一门技术,最关注化学计量学的分析过程,希望能给出油/漆比例与光谱的对应关系和具体模型,以及纸张、丝织品文物老化程度的测定模型,这两方面的科学表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image.png

郑海玲  中国丝绸博物馆

报告题目:《基于免疫学技术的古代丝绸微痕检测》

image.png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丝织品被发掘出土,但由于其主要成分丝素蛋白极易老化降解,出土样品中丝素蛋白含量往往极低,分析鉴定难度较大,不利于保护工作的开展。本研究则另辟蹊径,借助丝素蛋白是具有种属特异性的蛋白质,可依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原理利用免疫法进行鉴定这一特点,本研究基于免疫学,建立起一种分析鉴定丝织品文物的新方法——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e assay, ELISA),该方法具有敏感、快捷、特异的技术特点,为古代丝织品微痕样品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分析方法。为了对丝绸文物上的丝素蛋白进行准确定位和“可视化”检测,研究又进一步引入了免疫荧光显微技术(IFM)。但ELISA和IFM两种检测技术一般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为配合考古现场需求进行快速检测,利用免疫层析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开发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层析试纸,两种试纸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5 μg/ml、32.26ng/ml,灵敏度高且检测快捷,可广泛应用于考古现场。这为古代丝绸现场检测提供了产品和技术支撑,也为早期墓葬和遗址中已经化作无形的丝绸残留物提供一种敏感、特异、快捷的辨识方法。为进一步完善丝绸文物微痕检测技术体系,针对古代织物痕迹和土壤残留物成分复杂、含量少的样品,开发丝蛋白富集和提纯技术作为样品的预处理技术——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有效提高了微痕样品的信息提取水平。这套基于免疫学的古代丝绸微痕检测技术体系已获14项国家授权专利。

  image.png动物蛋白的免疫分析技术在生物学上发展比较成熟,在文物保护相关分析上的应用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指向性明确、灵敏度高这两大特点使得它在文物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报告的这项工作完成的非常好,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把生物学的分析技术应用于文物分析,并开发出在考古现场快速检测是否存在丝织物的方法,为下一步开展保护、提取等工作打下基础;二是能够检测出土壤里的丝蛋白,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为丝织品的科技考古带来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三是在生物学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围绕丝织品分析开发出一系列检测技术,整个工作对丝绸的保护、鉴定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image.png在考古现场不可能大面积的筛查土壤中是否含有丝织品,如何准确定位丝织品残留物值得进一步研究;丝织品文物糟朽消失以后,丝蛋白为何能经历千百年后留存下来?同样值得思考。




image.png

刘薇  中国国家博物馆

报告题目:《青铜文物锈蚀程度评估新方法研究》

image.png

  青铜文物锈蚀程度判断与稳定性评估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传统分析方法在青铜文物稳定性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由“青铜病”导致的含氯锈蚀产物的揭示不够全面,较难实现青铜金属及锈层厚度的定量检测,而这些信息对于青铜文物保存状况的评估与保护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因此,亟需开发一系列更有效的方法来获取青铜文物表面含氯锈蚀的整体信息及金属与锈层厚度信息,对青铜文物锈蚀程度进行更全面而准确的评估。本研究开发了光纤反射光谱分析、高光谱成像技术、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在青铜文物病害检测方面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反射光谱分析能够对青铜锈蚀产物进行无损、快速地鉴定,尤其能快速判别是否存在含氯锈蚀产物;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对青铜文物表面锈蚀产物进行大面积扫描和成分填图,可精确定位含氯锈蚀产物的分布位置和范围;红外热波成像技术能够无损检测青铜内部缺陷、历史修复痕迹等,可与X射线探伤互为补充;利用红外热波多层分析方法(PTI-MLA)能够对青铜金属及锈层厚度进行定量计算。这些方法在青铜文物上的系统开发和应用在国际范围内尚属首次,对青铜文物的锈蚀程度和保存状况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文物的预防性和干预性保护方案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image.png报告研究了几种分析方法在青铜文物锈蚀上的应用,具有创新性。通过现在的新科技,分析青铜文物锈蚀成分、不同锈蚀的分布情况、锈蚀厚度,全面评估文物的安全稳定性,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成果较好,为下一步重新考虑青铜器的保护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image.png标题中“锈蚀程度评估”这一表述只有度的概念,但实际报告中还包括成分、内部结构等,论文题目还需要斟酌;希望在下一步工作中能够尝试阐明不同锈蚀之间的关系,对哪些锈蚀确实对文物造成伤害进行研究,并提出对应的保护措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青铜器保护工作者未来共同努力探索。




image.png

赵静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报告题目:《NaCl溶液在多孔硅酸盐质样品中的运移、结晶和作用分析》

image.png

  盐害是硅酸盐质文化遗产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国内外关于盐对文物的损毁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物类型、含盐种类、水盐来源、盐结晶的微观研究等,而关于盐、水与文物的宏观相互作用、以及盐溶液在文物内部的运移和结晶规律,目前仍缺少系统性研究。本研究率先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全自动高速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以及超景深和偏光显微技术等,依据分子内聚力、结晶水状态、结晶生长方式等,探究最为典型的氯化钠和硫酸钠盐在多孔SiO2以及多孔硅酸盐质材料中的运移与分布、结晶以及对样品产生的破坏作用等情况。从微观角度寻找出盐结晶对多孔样品“圆周状收缩”的破坏规律,提出在此基础上的局部膨胀作用和板层膨胀作用。从宏观上通过显色盐溶液的可视化追踪,寻找出样品内部“腰鼓状结晶带”的分布状况。该研究直接再现了盐溶液结晶过程中对多孔样品内部的形貌、作用等的影响,寻找出对颗粒产生主要作用力和作用形貌的变化过程,为下一步在盐结晶过程中如何有效的防止其所产生破坏作用起到很好的基础研究作用。该研究已在《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Crystals》、《 Studies in conservation》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image.png通过报告可以看出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过去对硅酸盐类文物受盐类破机理的基础研究比较少,该报告利用多种现代仪器设备,对盐类在多孔硅酸盐中的运移、分布、结晶和所产生的破坏作用进行了研究,以微观和直观的方法展示了盐溶液结晶过程中样品内部形貌、对文物产生的主要作用力和作用形貌的变化过程,为今后防止盐类对文物产生危害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对策,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应用技术都非常先进,具有较好的创新性。

  image.png研究的实验对象主要是陶器、砖等孔隙率较大的建筑文物,未来研究中还应该考虑孔隙率在5-15%的石质文物;研究可多选择几种盐溶液,甚至可以加入混合盐溶液,或许能使实验得到更全面的诠释;希望未来能做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文物脱盐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减少对文物本体材料的影响或损伤提供一定的支撑。

  以上就是本次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的全部报告内容。



  

  Tips:在点评时几位专家还指出,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感受到很多报告人很迫切于把自己所做的全部工作呈现给大家,这就容易讲不清楚。在限定时间的情况下,建议把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一方面,从背景情况、问题提出,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给出一个明确结论,要把整个研究完整的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这样也能够更好地体现个人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深度。在评价中,除了研究工作以外,更多还要考量汇报人的汇总、总结、凝练和展现能力。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汇报时间也只是15分钟,和我们本次汇报时间是一样的,抓住最主要的内容进行完整的表达和展现,这一点非常重要。专家提醒青年学者,在以后的会议报告中要注意这一点,以期能更好的展现个人研究实力。 

  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是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旨在汇聚全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的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互通平台,促进青年学者加强学术对话、激发学术创新的一个全新的学术活动。

  未来,我会将继续与故宫博物院、中国紫禁城学会、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精诚合作,定期举办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文博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希望能得到文博同仁的支持与指导,并欢迎广大文物保护青年学者积极参与。


撰稿人:张瑜  

Copyright © 2020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0038868号-1 技术支持:智联软件